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宋庆龄机智脱险
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要逮捕孙中山。一天晚上,他派出部队包围了总统府。
孙中山知道这个消息后_____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_____宋庆龄坚持自己留下_____使敌军误以为孙中山还在_____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撤离_____孙中山仍坚持要宋庆龄一起走_____宋庆龄坚定地说_____中国可以没有我_____不可以没有先生_____为了中国_____你先走_____
孙中山只得忍痛和宋庆龄道别,化装成去急诊的医生,避过叛军,平安地登上了永丰兵舰。按照和宋庆龄事先约好的信号,鸣炮三声,表示平安到达。炮声传到了越秀楼,宋庆龄放心地对身边的人说:“先生平安了。”
凌晨两点半,叛军果然开始向越秀楼进攻,枪炮声不断。宋庆龄带着五十余名卫士奋勇抗击四千余名叛军。一直坚持到早上八点钟,宋庆龄才决定化装成士兵冲出包围圈。刚出大门,遇到叛军阻拦,宋庆龄急中生智,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宋庆龄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他们刚走不多远,忽然发现前面过来几个敌兵,宋庆龄和卫士们立刻躺在街上的死尸中间,骗过了敌兵。
最后,宋庆龄和卫士们也终于安全到达了永丰舰,和孙中山会合了。在场的人无不佩服宋庆龄的机智勇敢。
( 1 )给第二段加上标点。孙中山知道这个消息后________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________宋庆龄坚持自己留下________使敌军误以为孙中山还在________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撤离________孙中山仍坚持要宋庆龄一起走________宋庆龄坚定地说________中国可以没有我________不可以没有先生________为了中国________你先走________
( 2 )解释词语。急中生智:________。
( 3 )当孙中山坚持让宋庆龄和他一起撤离时,宋庆龄坚定地说:“________。”从她的话语中我感受到对孙中山的________和对祖国的________。考点:
词形 词义 标点符号 课文内容理解 记叙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答案:
( 1 )【第1空】,
【第2空】。
【第3空】,
【第4空】,
【第5空】。
【第6空】,
【第7空】:“
【第8空】,
【第9空】。
【第10空】,
【第11空】。”
( 2 )【第1空】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急办法
( 3 )【第1空】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
【第2空】信任与热爱
【第3空】热爱
( 4 )【第1空】刚出大门,遇到叛军阻拦,宋庆龄急中生智,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宋庆龄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
【第2空】他们刚走不多远,忽然发现前面过来几个敌兵,宋庆龄和卫士们立刻躺在街上的死尸中间,骗过了敌兵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
儿童智慧
小姑娘,只有五岁。
夏天,她拿了一朵刚摘下来的花给我看,靠近花蕊中间的花蕊上,有一粒草籽般的小黑点。
“知道是什么吗?”小姑娘问我。
我拿过来仔细(打量 端详)了半天,像研究人员一样。“不知道。”我只好老老实实地请教,“这是什么东西?”
“是蜜蜂拉的屎。”
“ ?”我(惊讶 惊慌)极了,“你怎么知道的?”
“注意看过啦,”她说,“蜜蜂可聪明呢,它每次采过一朵花的蜜,就拉一粒屎,作个记号,别的蜜蜂飞来一看, ,采过啦,就不用白进去了。要不然,世界上那么多、那么多的花,怎么才能知道哪朵采过,哪朵没采过?”
“ ,有道理。”我说完,忽然奇怪地想到,我活了四十年了,怎么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件事呢?我以为蜜蜂是瞎忙哩!是不是在蜜蜂眼里我也是瞎忙呀!
( 1 )选择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 )画线句中的“这件事”是指________( 3 )“我”没有注意这件事的原因是( )A: 四十年来没注意过这件事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那鞋的制作工序是()将上等的芦花采回来()将它们均匀地搓进草绳里()编织成鞋()那鞋很厚实,像暖和和的鸟窝。
(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同甘共苦、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