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大连市桃源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比比看,谁的积累多。
( 1 )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
( 2 )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
( 3 )《蜂》中的名句是: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
( 4 )雾锁山头山锁雾,________。
( 5 )________,近水远山皆有情。
( 6 )________,只有敬亭山。
( 7 )生于忧患而________。
( 8 )天行健,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按课文内容填空
(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________。
( 2 )内心倾吐的话叫________,应允别人的话叫________。
( 3 )"遥塑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圾'中,"白银盘”指的是________"青螺”指的是________
( 4 )《皇历迷》讽剌了________;《南辕北辙〉讽刺了________。
( 5 )从课文《步行18里》中我们可以学习到________。
( 6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一文中,"书”指的是________"信”指的是________
我能区别它们并组词。

蝙______ 编______ 蝠______ 福______

避______ 辟______ 锐______ 说______

蝇______ 绳______ 揭______ 渴______

读拼音,写词语。



biàn lùn

xìn fènɡ

wéi bèi

zhé xué
jiā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给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选择正确的解释。

异:A.不同的 B.分开 C.另外的,别的 D.特别的 E.奇怪

①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______

②奇花草不容易养活。______

③这是一道奇的亮光。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根据文字描述判断恐龙,再连线。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现代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荷叶·母亲(节选)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1 )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现代诗人________,她的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
( 2 )《繁星》(一五九)一诗中出现了两次“风雨”,其中“天上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_;“心中的风雨”指的是________,它与《荷叶·母亲(节选)》中“________”意思相同。
( 3 )《荷叶·母亲(节选)》 一诗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作________,把

“我”比作________。

( 4 )这两首诗的主题和情感相同,共同表达了________之情。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 1 )仿照第一自然中的加下划线词,写句子。

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________

( 2 )“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好像”与“完全”相矛盾,说明孩子有时紧张,有时轻松。
B: “好像”与“完全”并不矛盾,表现了孩子机智镇定,要把敌人引进伏击圈。
C: “好像”是指孩子其实并不把军官放在心里,孩子其实很紧张。
( 3 )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 孩子不明白军官在问什么随例回答。
B: 孩子是故意答错,欺骗德军,使人敌人相信小夜莺。
C: 这个孩子其实什么都不懂,太顽皮了。
( 4 )你认为“小夜莺”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快乐作文。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诗人们用诗歌表达出自己情感的方式。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美丽的大自然,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若离梦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