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默写《忆江南》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
1、[查看原题] 看拼音,写正确词语。 ( 1 )这条海底suì dào________采用了最新技术和新型cái liào________,能有效防止海水渗透,尽管海面上bō tāo________汹涌,海底却很安全。 ( 2 )我们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做好yù fáng________,不能等jí bìng________缠身,失去jiàn kāng________的时候才后悔万分。 |
2、[查看原题] 给画线的字注音。 憋气______ 恐怖______ 坚毅______ 箩筐______ |
3、[查看原题]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______路人 一______芦花鞋 一______污迹 一______雪屑 一______叹息 一______刺骨的寒冷 |
4、[查看原题] 选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漓______(lí lì)江 攀______(pāng pān)登 兀______(wù tù)立 竹筏______(fá |
1、[查看原题] 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1 )诗中表明季节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两弹”元勋邓稼先(节选)
“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邓稼先立下了汗马功劳!”邓稼先的同伴们这样说。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实验场和风雪弥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
那是一次地下核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试验场上的千军万马在等待着庄严的“零”时的到来。核装置徐徐下井了,各种测试仪器一起开动了。核装置下到深处的时候,突然有个信号测不到了。
怎么办呢?科技人员回到帐篷里反复商量,有人主张把装置从井里提上来拉回厂房查清原因;有人主张就地解决问题后再下井。大家从夜里一直讨论到天亮,最后邓稼先决定——在现场采取妥善办法处理。他跟科技人员来到井口附近,一起探索解决办法。(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是零下30多摄氏度!)见他太疲倦了,有人劝他:“邓院长,你回去吧!”
邓稼先严肃地拒绝:“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故障排除后,他才和大家一起离开现场。试验成功后,他兴奋极了。由于过度劳累,几天吃不好饭,他只喝了一小杯酒,竟当场晕倒了。在场的人赶紧扶他躺下,一量血压竟是零。
医生整整抢救了一夜,邓稼先才睁开了眼睛。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拿到了没有?他仍然不肯休息,随后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 1 )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汗马功劳:________
风尘仆仆:________
( 2 )文中的画线句子是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衬托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