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广州市番禺区灵山上坭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描写其他季节的诗句也很多,填一填,背一背。

①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杜牧《山行》)

④落霞与孤骛齐飞,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⑤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⑥千山鸟飞绝,______。(柳宗元《江雪》)

⑦柴门闻犬吠,__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⑧______,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给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端:A.端正,不歪斜;B.东西的一头;C.项目,点;

D.事情的开头;E.仔细地看;F.用手平正地拿着

①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______

②他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______

③他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______

我能从课文中找出反义词

反义词: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照样子换部首,组新字。

例:汪——旺

停——______     螺——______     谙——______

庭——______     狐——______     境——______

找出句子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她依然是那么文静、那么诚肯。______

②父亲甩的可飘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______

③春天的公园花红柳绿,真像一副美丽的图画。______

④张教官这种艰强的毅志不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吗?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连线。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默背古诗,完成练习。
( 1 )诗中用梅子黄、________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 2 )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 3 )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出卖住宅(节选)

有位孤独的老人居住在林木环绕、优雅安静的湖边。他的住宅后面是绿油油的草坪,前面是鸟语蝶飞的小花园,再前面就是微波荡漾的湖水了。然而他还是不得不决定去养老院,因为他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无人照顾。

老人不得不宣布出售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住宅。

欲购房者蜂拥而至,从底价18万英镑,很快炒到了24万英镑,30万英镑……购买者络绎不绝,价钱也越来越高。但老人一直抑郁地低着头,默不作声。他舍不得出卖自己的住宅呀。

老人伤心地走出了喧闹的客厅,来到幽静的花园,惆怅失落地环顾了好一会儿,才长叹一声颤颤巍巍地坐在长椅上,凝视着天上那朵漂泊不定的孤云。

正当老人长吁短叹时,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在老人面前徘徊着,似乎有难言之隐。突然他弯下腰,微笑着低声对老人说:“老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很穷,只有1万英镑。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会让您像我的亲人一般依旧生活在这里,依旧保留你所有的习惯。我们会一起喝茶,读报,散步,你天天会感到快快乐乐——请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的!”

老人颔首微笑着,甜甜地微笑着。他慈祥地紧紧握着年轻人的手,高兴地以1万英镑的价钱把房子卖给了他。在场的众人皆惊得目瞪口呆。

(选自《桃花源就在这里》,山东友谊出版社)

( 1 )解释词语。

蜂拥而至:________

络绎不绝:________

( 2 )写出文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________,再改写成肯定句:________ 。
( 3 )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老人的住宅很大,里面有草坪,有花园,还有湖水。
B: 老人要卖掉住宅,是因为他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要去养老院了。
C: 想欲购买房子的人们出的价格越来越高,老人却并不因此而高兴。
D: 最后买到房子的是只有1万英镑的年轻人。
( 4 )老人开始因为舍不得卖房子而难过,后来又为什么高兴地卖了呢?
( 5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轻松习作。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爱的包围中,在学校有老师、同学的关爱;在家里有父母亲人的疼爱;在社会有陌生人的关心、帮助。请以“爱,就在身边”为题,把自己受到别人关心、帮助的故事写下来吧!别忘了通过具体事例,运用细节描写抒发真情实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敞开心扉゛任伱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