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潮州市富丽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 1 )童年是欢乐的,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2 )《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 3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________, ________。
( 4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________, ________。——毛泽东《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翻译这首诗______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shū sū) 领______(lǜ
shuài) 鸡花______(guān
guàn)

丽______(qí qǐ) 应 ______(hè hé) 乱______(zhá zá)

换掉加下划线的词,并保持意思不变。

倘若屋后有一条小河,会见到一群鸭子。______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一连。

千里马 比喻声音动听的人

老黄牛 指带领大家前进的领头人

百灵鸟 比喻有才干的人才

领头羊 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小蜜蜂 比喻勤劳能干的人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

阅读《望天门山》写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完成填空练习。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1 )第一句中________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________ 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 二、三句中________ ________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 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人发觉,藏在这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微伸向后面,在它的腿跟前有两个蛋,我便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十三个。

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得出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可怕的暴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筋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它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它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它们埋起来。我把它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 1 )请写出与“平静”意思相近的两个带有“静”字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 2 )根据短文内容补充下列短语。

________的暮色 ________的寒风

________的野鸭 ________的小山

( 3 )“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这一切”指的是什么?“敌人”指的是谁?
( 4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冻死的?
( 5 )作者为什么用纸把它们包起来,并把它们埋了起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学到很多本领,但万事开头难,在第一次做某件事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呢?请以“第一次 ”为题,把自己当时的经历和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不少于350字。

提示:可以写一写你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炒菜、第一次得奖、第一次参加比赛……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卑微了承诺”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