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人发觉,藏在这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微伸向后面,在它的腿跟前有两个蛋,我便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十三个。

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得出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可怕的暴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筋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它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它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它们埋起来。我把它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 1 )请写出与“平静”意思相近的两个带有“静”字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 2 )根据短文内容补充下列短语。

________的暮色 ________的寒风

________的野鸭 ________的小山

( 3 )“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这一切”指的是什么?“敌人”指的是谁?
( 4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冻死的?
( 5 )作者为什么用纸把它们包起来,并把它们埋了起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安静
【第2空】镇静
( 2 )【第1空】苍茫
【第2空】凛冽刺骨
【第3空】可怜
【第4空】孤寂荒凉
( 3 )“这一切”指的是凛冽刺骨的寒风和可怕的暴风雪。“敌人”指的是恶劣的环境。
( 4 )从它死去时的姿势及在它身下发现的蛋可以推测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冻死的。
( 5 )因为野鸭这种伟大的母爱让作者感动,所以作者把它们包起来,并把它们埋了起来。表达了作者对野鸭的敬佩、赞美之情。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雨来半天才喘过这口气,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两眼直冒金花,鼻子里流着血,血珠掉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了打得累了,雨来仍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吼叫:“枪毙!枪毙!拉出去!”

( 1 )写出雨来被鬼子打得很惨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
( 2 )如何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请你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叫虫草。它冬天是虫,夏天成草。它不是动物,而是属于真菌类的低等植物。

它跟草不同,没有根茎叶,不含叶绿素,只有细胞壁,过着寄生生活。它不开花,也不结果,依靠孢子繁殖。

冬虫夏草没有嘴巴,却是“吃动物”的好手。秋天,蟋蟀、蛾、蜂、蝉、金龟子等昆虫钻进洞穴准备过冬时,它就乘机把它的芽管刺进昆虫体内,吸取昆虫的营养,长成菌丝。菌丝越长越多,昆虫被它吃得只剩一层外壳,而菌丝则变成了硬块状的菌核。冬天,气候寒冷干燥,菌核休眠,外表活像一条虫。

春天到了,菌核就从虫的头部开始“剧变”,从土里钻出。到了夏天,它就长得活像一株草了!

冬虫夏草在全世界有近二百种,是名贵的药材,据说能抗肿瘤。因为它体积小,颜色暗,不易发现,所以更是珍贵。现在正用人工的方法培植它,使它为人类服务。

( 1 )冬虫夏草( )
A: 是一种动物。
B: 是一种植物。
C: 它既是动物,又是植物。
D: 是昆虫。
( 2 )冬虫夏草“吃”的食物( )
A: 是动物。
B: 是植物。
C: 既吃动物,也吃植物。
D: 人工喂养。
( 3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冬虫夏草是一种低等植物,过着寄生的生活,依靠袍子繁殖。
B: 秋天,冬虫夏草开始休眠,变成一条虫。
C: 冬虫夏草只结果不开花。
D: 全世界有200种冬虫夏草。
( 4 )文中说冬虫夏草更珍贵的原因是:( )
A: 现在正用人工的方法培植它,使它为人类服务。
B: 冬虫夏草在全世界有近二百种,是名贵的药材,据说能抗肿瘤。
C: 因为它体积小,颜色暗,不易发现,所以更是珍贵。
D: 它冬天是虫,夏天成草。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传说中的公冶长懂鸟语,我们现实生活中还真有懂鸟语的人,他就是我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的阎福兴,人称“中国鸟王”。

据阎福兴说,他小时侯(céng zēng)被鸟所救。那是一天中午,他靠着大树睡着了,突然被一阵异常急促的鸟叫声惊醒,他只觉得胸前很凉,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蛇爬到了他的胸前,他急忙将蛇摔落到地上。这时阎福兴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鸟救了他一命。这次奇特的经历让他从次与鸟儿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后,阎福兴(qiǎn qián)心研究鸟类发出的每一种声音所代表的含义。用了8年时间,他终于学会了“鸟语”。懂得怎样才能让鸟儿感到安全,怎样才能让鸟儿飞到自己身边来,怎样才能让鸟儿翩翩起舞。

阎福兴经常参加各种环保夏令营活动,每年暑假期间都给孩子们发放爱鸟(chàng cāng)议书,教同学们如何识别鸟的叫声,传授爱鸟护鸟的常识。

( 1 )给文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恍然大悟:________

不解之缘:________

( 3 )我国规定每年4月底到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你能设计一条宣传语呼吁人们一起爱鸟护鸟吗?

( 4 )写“鸟”的古诗很多,填上鸟名,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千里________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月落________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两个________鸣翠柳,一行________上青天。

西塞山前________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泥融飞________,沙暖睡鸳鸯。

旧时王谢堂前________,飞入寻常百姓家。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