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宁波市宁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填空。
( 1 )________,________。遥知不是雪,________。
( 2 )________,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 3 )渭城朝雨温轻尘,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4 )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5 )________,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根据意思写出本课的词语。

①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希望自己也有。______

②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______

先填空,然后用划线词语造句子。

姗姗______
______ 局促______
______ 左______右______

空空______
______ 无忧______
______ ______长______去

______ ______多端 ______怨______诉 引吭______ ______

造句: ______

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员---______ ______ 京---______ ______ 兼--______ ______

写出反义词。

清晨—______ 竖起—______ 高兴—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线。

屈原 《春晓》

杜甫 《陋室铭》

刘禹锡 《春望》

孟浩然 《离骚》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在天晴了的时候,

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

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

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

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

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

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 1 )天晴了的时候,作者都在小径上看到了哪些变化?
( 2 )诗人是怎样描写小白菊和凤蝶儿的?
( 3 )在诗人的笔下,小白菊和凤蝶儿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请你也试着写几句你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有题。

诗中的“秋”

①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地朗诵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

②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问爸爸“捣衣”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隔壁林家阿婆不是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这样,衣服可以洗得干净些,这就是“捣衣”。哦,懂了。

③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哦,这首诗我懂得。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岩石间流淌。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④“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呆板呢?纸剪出来的似的。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

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张籍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渐渐地,我读诗读出了兴趣,也会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我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

( 1 )第①段中爸爸的吟哦声显得很“古典”,主要是因为( )。
A: 爸爸读诗有古人的韵味
B: 萤火、风吹竹唱、蛙叫的衬托
C: 吟哦的唐诗内容很典雅
D: “我”听不懂觉得神秘
( 2 )第②段中“捣衣”是指( )。
A: 万户月下演奏
B: 儿童调皮捣蛋
C: 特殊材质衣服
D: 用棒子打衣服
( 3 )第③段中“我”学到的读诗方法是( )。
A: 要联系生活实际想意境
B: 要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C: 要想象诗句域面悟情感
D: 要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
( 4 )作者引用的诗句中,与“秋”无关的是( )。
A: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B: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C: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D: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5 )第⑤段中作者引用《秋思》和《逢入京使》的主要目的是( )。
A: 说明两首诗题材不同
B: 说明两位诗人都思乡心切
C: 说明两首诗写法不同
D: 说明要把不同的诗比较着读
( 6 )如果将第④段“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中的“水墨画”换成“油画”,你觉得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
( 7 )“我”最终也体会到了爸爸说的“读诗的妙处”,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有哪些妙处。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我的乐园

湖畔、林间、广场、校园……处处留下了我们欢快的笑声。这些地方都是我们的乐园:班级图书角、满是玩具的房间、家里的院子、村头小河边的草地、学校的篮球场、爷爷的菜地……

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在那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把你的乐园介绍给同学吧,让他们也来感受你的快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点点的思念、”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