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淄博市桓台县索镇耿桥联办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古诗积累。

“诗以言志”,我发现不同的诗歌中表现了不同的精神品格。如《芙蓉楼送辛渐》

中,“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王昌龄高洁的品格;《塞下曲》中,“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将士们斗志昂扬、报效国家的精神品格;《墨梅》中,借梅花“__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清高的品格。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选词填空。

安静 宁静 平静 寂静

( 1 )在朦胧的________中,玉立着这棵白桦。
( 2 )海上有一轮明月,照着________的海面.
( 3 )他拳头紧握着,冰冷发青的脸上现出来的居然是如此的________。
( 4 )天黑了,________的校园里空无一人。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的心情 ______地说 ______的话语 ______地笑

______的眼睛 ______地唱 ______的愿望 ______地跑

______的想法 ______地看

猜一猜。

添水可种荷花,添土能种庄稼。

添人非你非我,添马走遍天下。

(打一字)______

选择合适的字填空。

邀 激

______情 ______烈 ______请 ______动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结合课文内容,连一连。

给雨润过的 小草

炫耀新绿的 泥路

不再胆怯的 凤蝶儿

抖去水珠的 小白菊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材料二】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1 )这两首诗和你所学过的________一样,都是送别诗。
( 2 )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或所学,运用古诗发送两条朋友圈。

①好友小东下学期要转学,分别在即,你发了一条朋友圈________

②好久没回故乡,为安慰亲友,你又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________

( 3 )分享一句你最喜欢的送别诗,说说原因。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美丽的白桦林

在新疆诸多的树木中,最美的要数白桦了。高挑的躯干,秀美挺拔,丰富的叶片,妩媚动人。________在哪个季节,它________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①白桦树既不像苍松那样喜欢站在山头炫耀,也不像垂柳那样,爱好偎依湖畔弄情。白桦总是身着素装,静静地站在那里,宛如纯洁秀美的村姑。

夏季,③河滩上大片大片的白桦树,浓阴蔽日,将河水围着、拥着、吻着,奉献着母亲般的爱。走进白桦林,仿佛面对一排排西域丽人,个个玉树临风,清俊挺拔,却又款款深情,透出母性的坚强。

深秋,是白桦最神奇的日子。它的叶片由绿变黄、变红,赤金一样挂在岁月的枝头。④微风轻轻一吹,哗哗作响,似乎在对你窃窃私语。它的树干更加洁白光亮,挺中显秀,白中盈洁,光彩照人。

寒冬,大片桦树林静静地伫立在雪原上,通体洁白,棵棵独立,与天空、雪地融为一体,雪野无言,桦林无语。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是一种至极之美。它们立足冰雪,身处严寒,却生长得如此从容,如此平静。它们叶片全无,却挺立雪原,历经风刀霜剑却爱心依旧,⑤还有什么树木能像白桦这样与冰雪融为一体又不失去自己的本色呢?

( 1 )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2 )将句③中的“拥着、吻着”换成‘遮着、挡着”________(好/不好),因为________。
( 3 )下面对句子的赏析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句①将白桦树与苍松、垂柳对比,写出了它谦虚、朴素、文静的特点。
B: 句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白桦高洁、挺拔的特点。
C: 句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白桦树在微风中摇曳的样子。
D: 句⑤是反问句,表达了作者对白桦树的喜爱之情。
( 4 )这个神奇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并说说你对“至极之美”的理解。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本周的班会上,班主任说班里要组建一个先锋小组,让这个小组带领大家一起“更上一层楼”,请大家各自写一封自荐信。请你从性格、特长、学习态度和奋斗目标等方面推荐自己加入这个小组。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任凭猥琐沸腾-”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