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晨阳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填一填。

①酒逢知己千杯少,______。

②老鼠过街,______。

③早起多长一智,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移植 移动 移民 转移

①他的目光一直跟着小金鱼游动的方向______。

②这 次罕见的心脏______手术非常成功。

③去年,罗小小随着父母______到加拿大定居了。

④等候多时,目标都没有出现,警察只好______了调查的方向。

读拼音,写词语。



qiānbǐ

bākāi

gē bo

Jié nàn

shī shou

huāng má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多音字组词

载zǎi______ zài______

呛qiāng______ qiàng______

比一比,再组词。

港______

掳______

脂______

泣______

巷______

虑______

指______

位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 1 )下列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是( )
A: 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B: 妇姑:老妇人和小姑娘。
C: 相唤:互相呼唤。
D: 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 2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它的特点是________。
( 3 )把这首诗的前两句改写成现代汉语。
( 4 )从这首诗的后两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有些人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常常浮现——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威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忽然间长大了。

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

“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圆的,仿佛听见一件骇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次遇见那些为所欲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 1 )“有些人”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让“我”难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2 )关于短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对女老师印象深刻是因为她连“挖”字都不会写
B: “我”很快乐和自豪是因为同学不会写的字“我”会写
C: “我”刚开始对米店的胖女人不信任,担心她收了钱不会送米
D: 米店的胖女人不敢把米送到陌生人的营地里
( 3 )对画线部分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老师很不起眼,没有其他学者威严高贵
B: 女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比其他学者教给“我”的知识多
C: 其他学者威严高贵、无所不知,让“我”感到很崇拜
D: 女老师以谦逊和赞美激发了“我”的自信,“我”很感激
( 4 )画线部分②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品质?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写作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后,乌鸦一直很后悔。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一块肉。当它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到了……

请你根据提供的文字,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故事,要求语句通顺、连贯,书写工整。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向死而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