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汕头市金珠小学丽日分校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名家名篇回顾赏析。

( 1 )季羡林的《夹竹桃》:“月光下的夹竹桃,花朵是________;但是香气却________,________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袭”字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

( 2 )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________,到________,到________,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贴”准确地写出了作者乘船的姿势,也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敏—______ ______ 有—______ ______ 半—______ ______

龙—______ ______ 次—______ ______ 羽—______ ______

先组词,再造句

①溪______ ______。

②俯______ ______。

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落:luò ______ lào______

冠:guān______ guàn______

结:jié ______ jiē______

率:shuài______ lǜ______

完成句子
( 1 )幸福怎么描画呢?________的阳光中,________的葡萄架下,家人的笑语里。(加合适的修饰词)
( 2 )田野里,一派丰收的景象:________的苹果,________的鸣叫,________的汗水。(加合适的修饰词)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巧妙连一连。

春天 白雪一片








巨人的花园




夏天 鲜果飘香

秋天 鲜花盛开

冬天 绿树成阴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1 )诗中的梅花的特点是________。
( 2 )诗人借墨梅要表达________的思想品格。
( 3 )诗中后两句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 4 )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志趣?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人发觉,藏在这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微伸向后面,在它的腿跟前有两个蛋,我便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十三个。

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得出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可怕的暴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筋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它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它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它们埋起来。我把它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 1 )请写出与“平静”意思相近的两个带有“静”字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 2 )根据短文内容补充下列短语。

________的暮色 ________的寒风

________的野鸭 ________的小山

( 3 )“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这一切”指的是什么?“敌人”指的是谁?
( 4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冻死的?
( 5 )作者为什么用纸把它们包起来,并把它们埋了起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作文。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当中有许多是人类的好朋友。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观察到的有条理、具体地写下来,希望能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旧梦难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