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南京市九龙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名句填空。
( 1 )诗是人类向________,诗给人类以________。
( 2 )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
( 3 )诗是强烈________,它源于宁静中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选出正确的读音
( 1 )姐姐称了称自己的体重(zhòng chóng)________,重(zhòng chóng)________新制定了食谱,决心减到标准体重(zhòng chóng)________。
( 2 )吃完早饭,我和妹妹背上书包迎着朝(cháo zhāo)________阳朝(cháo zhāo)________着学校走去。
( 3 )媒体曝(pù bào)________光了这所学校一曝(pù bào)________十寒的教学方法。
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即使……也 一边……一边 ……所以…… ……无论……

①夜里,蝙蝠______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②______一根极细的电线,它______能灵巧地避开。

③他______飞,______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④驾驶员从雷达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______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选字组词

应接不______

______以时日

碧玉无______

______园

______角

欺______

呆______

______手

出______

按意思写词语。

①房屋前后坡的边缘部分(俗称瓦檐)。______

②古时按季节制定有关农事的政令。______

③指动物到处搜寻食物吃。______

④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贴,好裁制衣服。______

⑤是天色将晚,傍晚。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根据植物代表的含义连一连。

杏树 气节

竹子 和平

橄榄枝 英雄

木棉树 幸福


柏树 长寿

枫树 顽强

胡杨树 热情

柳树 挽留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补充古诗,回答问题。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1 )补充诗句。
( 2 )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山尖”是指( )。

A.这座山峰很尖 B.山峰

②“尽”是指( )。

A.都 B.完

(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咏物诗。
B: 蜜蜂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贡献甚多而享受甚少。
C: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质。
D: 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样反复吟咏意义不大。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嫦娥四号

嫦娥四号探测器,简称“四号星”,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它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巡视器命名为“玉兔二号”。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同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3月20日,嫦娥四号探月工程团队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8~2019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大奖。5月16日,根据《自然》发表的论文,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后所得的测量结果显示,着陆点存在来自月球地幔的物质。同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 1 )“嫦娥四号”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 2 )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嫦娥四号本次登月的任务。
( 3 )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后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题目:我的好朋友

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他(她、它)可能是你的同学,可能是你的邻居,也可能是你的爸爸妈妈,甚至可能是你养的小宠物……你有没有特别的好朋友呢?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特别的事情呢?请你想一想,写一写。注意抓住具体示例来写,要写出朋友的特点来。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凄_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