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恒德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
( 1 )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 2 )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
( 3 )________,天连水尾水连天。
( 4 )清风明月本无价,________。
( 5 )四面荷花三面柳,________。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给下面划线的词语换上近义词。

①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______

②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______

③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______

④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______

读拼音,写词语。






kuí huā


qí qiú


gē zhī


fǔ mō


yí hàn


mǎ tóu


xuě xi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读句子,再正确选择。

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这句话中冒号的作用是______,引号的作用是______。

A.提示下文

B.表示引用的话

C.表示有特殊意义的话

D.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根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连一连诗句与作者,并将作者的朝代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月黑雁飞高 飞雪迎春到 罗隐

众鸟高飞尽 单于夜遁逃 王昌龄

风雨送春归 孤云独去闲 卢纶

黄师塔前江水东 平明送客楚山孤 李白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杜甫

寒雨连江夜入吴 春光懒困倚微风 毛泽东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们去看海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海的胸怀如此地宽大

海的家园如此地富足

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

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

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我们”对大海的________。
( 2 )通过查词典,可知诗中最后一句下划线词“启迪”的意思是________。大海给我们的启迪有( )(多选)。

A.海纳百川,胸怀宽广

B.海蕴藏着财富,是取之不尽的宝库

C.海跃动着鲜活的生命

D.海是生命起源之地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我还看到了黄鹤楼。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六岁时,我又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去。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辽阔的华北平原。火车疾驰,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晚上,火车的轮子唱着欢乐的歌曲。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更是别具风味,远处的灯火就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金星,点缀着大地,构成一幅神奇的图画。

多少年过去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

( 1 )第2自然段是按照 ________ 顺序写的。
( 2 )“祖国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作者想到了________。“我每年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 3 )本文表面上看是写________,实质是写透过窗,看到了________美景。
( 4 )本文和本课课文都是围绕“窗”来写的,本文表达了________。本课课文则表现了________。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捐钱钻井的瑞恩,陪伴朋友的艾迪无不让我们感动。生活中,有哪个人让你特别感动呢?你和他(她)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本次习作就请你写一写令你感动的人吧!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セ曾经沧海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