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四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嫩江县黑宝山学校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写一写(分值:10分)
默写《墨梅》,写清作者和朝代。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选字组成词语。

水(原 源 愿)______ (查 擦 插)玻璃______ 依(据 居 拒 距)______

船(低 抵 底)______ 盘(区 曲 屈)而上______ 石(壁 碧 璧)______

选择正确的词语

①他提出的问题很不______(平常 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______(解答 回答)。

②茨威格不禁拍手叫好,他向罗丹______(庆祝 祝贺),又一件______(杰作 杰出)的诞生。

查字典填空。
( 1 )“嘴”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 2 )“尊”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找出词语中的错字,并改正:

芽包初放______ 浓荫遍地______ 装满竹蓝______ 每根麦杆______

三、 连线题(分值:10分)
巧妙连一连。

春天 白雪一片








巨人的花园




夏天 鲜果飘香

秋天 鲜花盛开

冬天 绿树成阴

四、 诗歌鉴赏(分值:10分)
[查看原题]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洞庭

【唐】刘禹锡

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默写古诗。

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____,________。

( 2 )“和”在诗中的意思是( )
A: 平和,和缓
B: 和谐,和睦
( 3 )“青螺”在诗中指的是( )
A: 一种田螺
B: 君山
( 4 )诗人描写的是洞庭湖上________(时间)的美丽景色。
( 5 )诗人是站在________(填“远”或“近”)处来欣赏洞庭湖夜景的,从“________”这个词可以看出来。
五、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人发觉,藏在这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微伸向后面,在它的腿跟前有两个蛋,我便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十三个。

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得出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啊!

可怕的暴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筋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它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它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它们埋起来。我把它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 1 )请写出与“平静”意思相近的两个带有“静”字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 2 )根据短文内容补充下列短语。

________的暮色 ________的寒风

________的野鸭 ________的小山

( 3 )“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这一切”指的是什么?“敌人”指的是谁?
( 4 )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冻死的?
( 5 )作者为什么用纸把它们包起来,并把它们埋了起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六、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与表达。

同学们,你看过《哆啦A梦》吧?里面的机器猫随手一掏,就会拿出神奇的物品,具有想象不到的功能。现在,就请你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未来的发明创造,记得要写清它的样子和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如此不堪”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