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 1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 ( 2 )________ ,单于夜遁逃。 ( 3 )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 |
1、[查看原题] 我是拼音小能手
| ||||||
2、[查看原题] 根据课文《古诗词三首》内容填空。 ①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______所作,这首诗主要描写江南农 村______时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②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从“桑阴”一词 中可以看出,诗句描写的是______时节的景象, “也傍桑阴学种 瓜”一句表现了乡村儿童的______。 ③《渔歌子》的体裁不是诗,而是______。 | ||||||
3、[查看原题] 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 1 )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之情。 ( 2 )“ 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 ||||||
4、[查看原题] “潜”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隐在水下;②隐藏,隐蔽;③秘密地。“ 潜水”的“潜”应选第______种解释。在字典中“潜水”的意思是______。而在网络中“潜水”是指______。 |
1、[查看原题] 连一连。 |
成功的花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 1 )诗中的“花”是比喻,比喻的是________。有些人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常常浮现——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肋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①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威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忽然间长大了。
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
“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②“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圆的,仿佛听见一件骇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次遇见那些为所欲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 1 )“有些人”指的是谁?他们为什么让“我”难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要求:①有一定的顺序;②表达出自己的感受;③把感觉最美好的内容写清楚;④用上本单元所学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