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万象更新 无悠无虑 见微知著 五湖四海 B: 能歌善舞 行善积得 身无分文 无毒有偶 C: 别无所求 随心所欲 精兵简政 司空见惯 D: 万不得己 心平气何 翻箱倒柜 不可思议 |
2、[查看原题] 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 )年左右。他的荒岛生活高度浓缩地体现了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A: 二十八 B: 十 C: 八 D: 二十一 |
3、[查看原题] 下面句子中的画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救援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 终于把受困者全部解救出来了。 B: 这豆子非常不好咀嚼,我费尽口舌才吃几个。 C: 在学校广播体操比赛中,我们班得了全校第一名,同学们欣喜若狂。 D: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你再怎么怪他也无济于事了。 |
4、[查看原题]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油腻(nì) 嘟囔(dū) 腊肉(là) B: 肿胀(zhǑng) 沸腾(fèi) 孥孥(nú) C: 锅铲(chǎn) 搁置(gē) 栗子(sù) D: 唾沫(tuÒ) 焖饭(mèn) 奈何(nài) |
5、[查看原题] 对小说主题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进行了讽刺 B: 对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和批判 C: 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遵规守纪的心灵。 |
1、[查看原题] 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 1 )________,快走踏清秋。 ( 2 )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____。 ( 3 )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句①出自________代诗人李贺的《________》,诗人借写马来表达________。诗句②表面在写________,实际在写________。说说你对诗句③的理解:________。 ③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都已离去了才想起。正如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 | ||||||||||||||||||||
2、[查看原题]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暖—______ 茂密—______ 微弱—______ 暴露—______ 漆黑—______ 黑魆魆—______ | ||||||||||||||||||||
3、[查看原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的烤肉 ______的沙漠 ______的环境 ______的彩云 ______的眼帘 ______的眼睛 ______的笑容 ______的天性 ______的衣服 | ||||||||||||||||||||
4、[查看原题] 看拼音写词语。
|
1、[查看原题] 熟读背诵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 1 )这首诗按诗体来分,属于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 ( 2 )“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________的特点。( 3 )“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 4 )“天街小雨润如酥”,这句诗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天街”的意思是________,“润如酥”的意思是________。 |
2、[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二) 鹊桥仙① [宋]秦观 纤云弄巧②,飞星③传恨,银汉④迢迢⑤暗度⑥。金风玉露⑦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⑧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⑨。 【注释】①鹊桥仙:词牌名。②纤云弄巧: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③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④银汉:银河。⑤迢迢:遥远的样子。⑥暗度:悄悄渡过。⑦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⑧忍顾:怎忍回视。⑨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 ( 1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①银汉迢迢暗度。( ) A.愚昧,糊涂。 B.悄悄地。 C.不亮,没有光。 ②便胜却、人间无数。( ) A.能承受。 B.战胜,打败。 C.超过。 ③忍顾鹊桥归路?( ) A.回头看。 B.照管,注意。 C.拜访。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 ) A.如,像。 B.此,如此。 C.如果,假如。 ( 2 )判断下面朗读节奏划分的正误。①飞星/传恨。 ②银汉/迢迢暗度。 ③忍/顾鹊桥/归路。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 ( 3 )这首词借________悲欢离合的故事,歌颂了________。( 4 )说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思,并指出其表达方式。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
李雪峰
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春天,小草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担忧的是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
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问我们:“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
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狗尾草也是会开花的,那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就连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洁白,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照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我们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 1 )老校长为什么要对我们说“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2 )你知道哪些草会开花吗?请列举几种。都江堰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阳、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滋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 1 )作者开篇就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目的是什么?要求:①先想一个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如任性、拖延、莽撞、自卑、孤独、马虎、懒惰等)。②围绕所选词语,回顾相关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把自己的情感变化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