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快乐读短文,开心做练习。

都江堰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阳、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滋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 1 )作者开篇就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目的是什么?
( 2 )文中说:“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长城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 3 )为什么“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的都江堰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 4 )为什么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考点:

说明文 各具特色的民居

答案:

( 1 )开门见山。揭示主旨,总领全篇。
( 2 )是人类意志力的骄傲,与历史和民族精神融为一体。
( 3 )它占据了遥远的时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的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滋养。
( 4 )长城虽伟大,但它只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其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为中华民族造福千年。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⑥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⑪“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⑫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⑬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⑭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 1 )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意外→________→________→疑惑→________

( 2 )品析第⑦段划线句,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 3 )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 4 )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 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 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 “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
( 5 )品析第⑬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心愿

巴黎有许多街道公园。离我们的公寓不远处就有一座。

一个假日,我夹着一本书来到这个小公园,坐在花丛中间的长椅上。这是我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这样的花是最经常见到的。

我翻了几页书,忽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先生,你是中国人,是吗?”

我抬头一看,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双手抱着个大布娃娃站在我面前。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歪着脑袋等待我回答。

“你猜猜,小朋友。”

“我说是!”她挺自信。

“为什么?”

“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她那水晶般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小姑娘的话使我迷惑不解。我问她:“你家有多少中国人?他们和你一块儿吃饭吗?”

“不!他们不吃饭,也不说话。”

“为什么?”我更奇怪了。

这时候走过来一男一女,年纪都在三十七八岁。那位夫人边走边喊:“维勒尼克,你在那儿干什么?”

小姑娘扭头看了一下,没回答大人的问话。

“妈妈叫你呢,你怎么不说话?”男的走到小姑娘跟前对她说。

“我在和这位先生说话。”小姑娘指着我。

“是的,我们在进行十分有趣的谈话。她说家里有许多中国人,既不吃饭,也不说话……”我的话还没说完,小姑娘的父母就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把女儿搂到怀里亲了一下,说:“这是我们的孩子,刚四岁半,同她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快变成中国迷了。”

原来小姑娘的爸爸曾两次随贸易代表团去中国,回来后,他们家就成了中国物品展览馆,什么广东凉席、福建油纸伞、苏州刺绣、景德镇瓷器,还有他们不会用的毛笔和中国古代发明的“计算机”——算盘,有的物品他们连名字都不知道,也买了回来。

维勒尼克说的既不吃饭,也不说话的中国人,指的是陈列在柜子里的二十多个不同模样的中国泥人。

我完全理解小姑娘的语言和感情了。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姑娘天真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维勒尼克的爸爸兴奋地讲了许多中国见闻,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北京的故宫、桂林的山水、洛阳的龙门石窟,仿佛我倒是从没到过中国的人,而他是个热情的向导。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使我相信他既了解中国的现在,也了解中国的过去。

他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在确实需要发展。你们的国家有巨大的潜力,这是谁也比不上的。”

小姑娘插不上嘴,很着急,一连叫了几声爸爸。我指着她的布娃娃,说:“你看,娃娃都闭上眼睛了,她要睡觉了。”

“不,她总是和我一同睡。”她想了想,又问我,“你喜欢娃娃吗?睡觉也抱着娃娃吗?”

她问得这样天真,把大人都逗乐了。我笑着说

“我也喜欢布娃娃,但是不抱她。只有我的小女儿才像你一样整天抱着她呢。”

“你的小女儿?她叫什么名字?我能和她玩吗?”

“能。不过她不在巴黎,在北京。等你爸爸再去北京,带着你到我家,她一定会欢迎你的。她有好多娃娃,连法国的会眨眼睛的娃娃都有。”

“她会讲法语吗?”

“会,可是不多。你可以当她的老师嘛!”

“太好了!”小姑娘高兴得跳起来。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

她爸爸认真地对我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中法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天真的孩子,他们的心愿是多么美好,多么纯真!人民的感情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 1 )短文主要讲的是( )
A: “我”在法国的街道公园偶遇一家三口。“我”与他们进行了一番有趣的交流。“我”被他们一家纯真而美好的心愿深深地感动了。
B: “我”希望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不再发生战争。
C: 小姑娘一家深爱着中国,小姑娘的爸爸希望她以后到中国留学。
( 2 )法国人一家的心愿是( )
A: 让小姑娘以后到中国留学。
B: 修一座长桥,让两国之间的距离更近。
C: 架起中法两国友谊的桥梁。
( 3 )下列不能表现小姑娘一家对中国的喜爱的一项是( )
A: 小姑娘家成了中国物品展览馆。
B: 小姑娘家的柜子里陈列着二十多个不同模样的中国泥人。
C: 小姑娘特别喜欢布娃娃。
( 4 )短文用( )的表达方式来写心愿。
A: 写信
B: 写日记
C: 写诗歌
D: 讲故事
( 5 )通过这篇文章,我也知道了作者的心愿是________。
( 6 )如果这个法国小姑娘来到中国,你会怎样热情地接待她呢?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新诠释。

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

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的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丧命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难免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来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出来,又往何出去。

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 1 )“盲人提灯笼”是歇后语,其下句是:________。

( 2 )下词中的字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写下来。

借花献佛

花:________。

佛:________。

为善至乐

善:________。

乐:________。

( 3 )用文中的句子说说为善至乐的意思________ 。

( 4 )文中盲人的故事对“盲人提灯笼”做了怎样的诠释?请简要回答。

( 5 )根据全文的写作目的,想想文章的深刻含义,在下面三项中选一个恰当的做标题。_____

A: 照亮别人
B: 盲人提灯笼
C: 保护自己,方便他人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