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心愿

巴黎有许多街道公园。离我们的公寓不远处就有一座。

一个假日,我夹着一本书来到这个小公园,坐在花丛中间的长椅上。这是我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这样的花是最经常见到的。

我翻了几页书,忽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声音:“先生,你是中国人,是吗?”

我抬头一看,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双手抱着个大布娃娃站在我面前。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歪着脑袋等待我回答。

“你猜猜,小朋友。”

“我说是!”她挺自信。

“为什么?”

“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她那水晶般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小姑娘的话使我迷惑不解。我问她:“你家有多少中国人?他们和你一块儿吃饭吗?”

“不!他们不吃饭,也不说话。”

“为什么?”我更奇怪了。

这时候走过来一男一女,年纪都在三十七八岁。那位夫人边走边喊:“维勒尼克,你在那儿干什么?”

小姑娘扭头看了一下,没回答大人的问话。

“妈妈叫你呢,你怎么不说话?”男的走到小姑娘跟前对她说。

“我在和这位先生说话。”小姑娘指着我。

“是的,我们在进行十分有趣的谈话。她说家里有许多中国人,既不吃饭,也不说话……”我的话还没说完,小姑娘的父母就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把女儿搂到怀里亲了一下,说:“这是我们的孩子,刚四岁半,同她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快变成中国迷了。”

原来小姑娘的爸爸曾两次随贸易代表团去中国,回来后,他们家就成了中国物品展览馆,什么广东凉席、福建油纸伞、苏州刺绣、景德镇瓷器,还有他们不会用的毛笔和中国古代发明的“计算机”——算盘,有的物品他们连名字都不知道,也买了回来。

维勒尼克说的既不吃饭,也不说话的中国人,指的是陈列在柜子里的二十多个不同模样的中国泥人。

我完全理解小姑娘的语言和感情了。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小姑娘天真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维勒尼克的爸爸兴奋地讲了许多中国见闻,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北京的故宫、桂林的山水、洛阳的龙门石窟,仿佛我倒是从没到过中国的人,而他是个热情的向导。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使我相信他既了解中国的现在,也了解中国的过去。

他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在确实需要发展。你们的国家有巨大的潜力,这是谁也比不上的。”

小姑娘插不上嘴,很着急,一连叫了几声爸爸。我指着她的布娃娃,说:“你看,娃娃都闭上眼睛了,她要睡觉了。”

“不,她总是和我一同睡。”她想了想,又问我,“你喜欢娃娃吗?睡觉也抱着娃娃吗?”

她问得这样天真,把大人都逗乐了。我笑着说

“我也喜欢布娃娃,但是不抱她。只有我的小女儿才像你一样整天抱着她呢。”

“你的小女儿?她叫什么名字?我能和她玩吗?”

“能。不过她不在巴黎,在北京。等你爸爸再去北京,带着你到我家,她一定会欢迎你的。她有好多娃娃,连法国的会眨眼睛的娃娃都有。”

“她会讲法语吗?”

“会,可是不多。你可以当她的老师嘛!”

“太好了!”小姑娘高兴得跳起来。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

她爸爸认真地对我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中法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个天真的孩子,他们的心愿是多么美好,多么纯真!人民的感情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 1 )短文主要讲的是( )
A: “我”在法国的街道公园偶遇一家三口。“我”与他们进行了一番有趣的交流。“我”被他们一家纯真而美好的心愿深深地感动了。
B: “我”希望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不再发生战争。
C: 小姑娘一家深爱着中国,小姑娘的爸爸希望她以后到中国留学。
( 2 )法国人一家的心愿是( )
A: 让小姑娘以后到中国留学。
B: 修一座长桥,让两国之间的距离更近。
C: 架起中法两国友谊的桥梁。
( 3 )下列不能表现小姑娘一家对中国的喜爱的一项是( )
A: 小姑娘家成了中国物品展览馆。
B: 小姑娘家的柜子里陈列着二十多个不同模样的中国泥人。
C: 小姑娘特别喜欢布娃娃。
( 4 )短文用( )的表达方式来写心愿。
A: 写信
B: 写日记
C: 写诗歌
D: 讲故事
( 5 )通过这篇文章,我也知道了作者的心愿是________。
( 6 )如果这个法国小姑娘来到中国,你会怎样热情地接待她呢?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A
( 2 )C
( 3 )C
( 4 )D
( 5 )【第1空】希望中法两国人民友谊长存
( 6 )我会带她游故宫、天坛;带她去吃糖葫芦,看皮影戏……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匆匆》。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____洗手的时候____日子从水盆里过去____吃饭的时候____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默默时____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____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____过,从我脚边____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____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____过了。

( 1 )在下面文中下划线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________洗手的时候________日子从水盆里过去________吃饭的时候________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____默默时________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________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

( 2 )在下面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________过,从我脚边________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________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________过了。

( 3 )这四个词表现了________。

( 4 )写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 5 )积累几条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谚语。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5年年初的一天。

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在给周恩来总理做癌症手术。手术已完,正忙着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微微翕动着嘴唇,对身边的同志说:“把李冰同志请来。”

长期从事肺癌防治事业的李冰同志,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他,又急忙转身返回。总理见他来到身边,叫道:“李冰。”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低下头去侧耳倾听。“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李冰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总理的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李冰强忍着抽泣,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耳边再次响起总理的指示: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

这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啊!

当医务人员带着总理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我们的周总理正在受着癌症的折磨。他那慈祥的面庞,已是异常消瘦,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凹陷下去。然而,那目光却仿佛在重复地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有许多工作……

为了和病魔作斗争,周总理要求医护人员给他喂饭。癌症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他紧紧捏住医护人员的手,忍着剧痛吞咽着,每咽下一口饭,都要作出极大的努力。总理对身边的同志说:“我要多吃几口。来,给我数数。”“一!”总理费力地咽下一口,“二!”

“三!”

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

呵_____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_____唯独没有自己_____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人民_____他就是这样在一分一秒地向生命索取……

( 1 )用“____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并抄下来。
( 2 )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呵________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________唯独没有自己________在生命的最后时刻________为了人民________他就是这样在一分一秒地向生命索取……

( 3 )联系上下文内容,写出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

②“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

( 4 )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优秀的人是谁

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哲学家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绝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哲学家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哲学家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哲学家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哲学家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哲学家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哲学家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哲学家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这位哲学家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 1 )文中划线句子中的第一个“蜡”比喻________;第二个“蜡”比喻________。与句子相对应的成语是________。
( 2 )从哲学家和助手的对话中来看,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个________的人。
( 3 )“哲学家笑笑,不再说话。”此时哲学家心里的感受是( )。

A: 对助手满意
B: 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儿失望
C: 希望助手尽快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
( 4 )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
( 5 )哲学家在死前才明确地说:“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在这之前,他对助手有所暗示吗?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
( 6 )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人”,结果最优秀的人却是他自己。聆听哲学家临终前的一番话,助手一定是如梦初醒,后悔莫及。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