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面对严峻的形势,父亲拒绝离开北京。 B: 他正在试验室里搞侧量,请不要去打扰他。 |
2、[查看原题] 读 《为人民服务》,选择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 )。 A: “五湖四海”是指五个湖四个海,形容面积很大。B: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 C: “精兵简政”这条意见是毛泽东早就提出来的。 |
3、[查看原题] |
5、[查看原题] 给句子中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 1 )第一堂语文课,就闹了笑话。( ) A: 不安静 B: 发生 C: 搞,弄 ( 2 )不管同学间有什么矛盾,同学心里有什么的疙瘩 , 只要听到她“嘿”的一声,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 A: 肌肉上结成的硬块 B: 小球形或块状的东西 C: 不易解决的问题 |
1、[查看原题] 形近字组词。 纯______ 待______ 钝______ 侍______ |
2、[查看原题] 从下列词语中找出6对近义词,分别填入括号里。 残暴 含糊 安宁 可惜 占据 坚决 模糊 残酷 坚定 安定 惋惜 占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查看原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夜的工作》一文,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文中将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和______对比;工作量如此之大和______对比;让别人抓紧时间休息跟______对比;工作如此繁重和______对比;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______的思想感情。 |
4、[查看原题] 我会为带横线的字注音 瑰丽______ 尝试______ 遨游______ 苍穹______ 猝然______ 绚烂______ 尽管______ 瞬间______ 参与______ |
1、[查看原题] 阅读这首词,完成练习。 ( 1 )整首词以“________”这一句为总起,写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寻觅。 ( 2 )作者寻春不见,内心充满了________,正如词中所写的“________”。 ( 3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①解释词语。无行路:________。 ②诗人要与(________)“同住”。 A.能找到春天的人 B.家人 C.朋友 D.春天 ( 4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①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啭:________。 因:________。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词的意思。________ ③黄鹂有没有告诉作者答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黄鹂和春天一同出现,有黄鹂的飞掠就有春天的存在 B.黄鹂还是告诉了作者答案的,它把作者的视线引向夏季开放的蔷薇 C.寻找春天的去处,答案并不重要,作者意在抒发对春天的爱惜和留恋之情 |
2、[查看原题]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_______,立根原在_______。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______________。 ( 1 )补全古诗。( 2 )诗的第一句中,“________”字特别传神,写出了竹子________的性格。诗的第三句中,“千”和“万”写出了竹子面对的考验________。 ( 3 )说说本诗后两句的意思。 ( 4 )这首诗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下列哪一项不是本诗表达的情操?(________) A.刚正不阿 B.秉公无私 C.正直不屈 D.铁骨铮铮 ( 5 )“尔”的意思是________。占诗文中的名称很有讲究。请为下列名称选择恰当的解释。寒舍________ 在下________ 晚生________ 贤郎________ A.晚辈自称 B.对人称自己的家 C.谦称自己 D.对对方儿子的称呼 |
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便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她们使我受到教育,得到启迪。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眯眯的笑眼,那有神的大眼睛……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少,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些散乱的头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把那束刘海儿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
我却怎么也忘怀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 1 )本文表示“人多”的写法,很有特色。如抓住人们的“头发”描写:“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再举一个例子。课外阅读。
望远镜
美籍华人薛华菁女士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_____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_____的天空……
她下意识地摸一下那个皮包,那个纤巧神秘的小皮包——那件老将军带给台北旧友的奇异的礼物。
多幸运啊!她,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孙女,一位纽约普通的汉语老师,应邀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还由那位纪念活动筹备组成员之一的老将军亲自接待,赴国宴,游长城。临别,老将军听说她转道去台北探亲访友,又嘱以重托,多么亲切、多么信任啊!
可是为什么这个皮包不上锁?老将军还说“是一个旧物,可以随便看”的,到底是什么?连邻座的外交官都盯着这个皮包看。
薛华菁轻轻拉开拉锁。奇怪,里面是一只破旧的皮盒子。她又打开盒子,不由怔住了,原来是一个破旧的、只能送进历史博物馆的望远镜!
玩笑,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竟送去一架半个世纪前制造的望远镜!
且慢,一位著名的将领,怎么会把一件毫无意义的东西,唐突地送给孤岛那位地位显要的将军!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架望远镜呢?
薛华菁边思忖边仔细看望远镜。突然。她在镜筒上发现一行小字——国军上尉:SoW。
“SoW”——是台北那位将军名字的英文缩写呀!薛华菁一下子明白了谁是望远镜的主人。
可这架望远镜又是何时何地到了大陆那位老将军手里?是黄埔军校毕业时的临别赠品?是北伐会师时的纪念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携手驱敌的馈赠? 为什么要此时此刻“完璧归赵”?是怀友?是叙旧?是传情?薛华菁简直坠入了五里雾中。
飞机行进在一片湛蓝的海洋上空。薛华菁无意中把望远镜举到眼前,啊!大陆在延伸,孤岛在漂移,海峡两岸的距离缩得那么小。倏地,她灵犀的火花一闪,想到孤岛上的那位将军,不正需要这架望远镜么?
( 1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美籍华人薛华菁女士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________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________的天空
( 2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横线上。形容路途很遥远。________
借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________
莽撞;冒失。________
( 3 )文中句子“边思忖边仔细看”中的“思忖”可以换成词语:________。( 4 )大陆的那位老将军把一架望远镜还给其主人的真正用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