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长岛县大钦岛乡东村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作品的名称与书中人物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爱丽丝漫游奇境》——金百合
B: 《骑鹅旅行记》——柴郡猫
C: 《鲁滨逊漂流记》——唐东杰布
D: 《汤姆·索亚历险记》——道格拉斯寡妇
尼尔斯骑的那只鹅叫什么名字?( )
A: 斯密尔
B: 阿卡
C: 莫顿
下列诗句的作者不属于唐朝的是( )。
A: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B: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中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最相近的是( )
A: 中庭地白树栖鸦
B: 冷露无声湿桂花
C: 今夜月明人尽望
D: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下面词语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念叨 晃(huǎng)动 原谅 翻箱倒柜
B: 体止 惊惶 依偎 虚无漂缈
C: 挽回 孤独 耽搁(gē) 空空落落
D: 拌倒 菜篮 揉动 一声不吭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感知课文。

《 腊八粥 》一文以“______”为线索,写了八儿______粥——______粥——猜粥——______粥的情节,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 1 )补充词语

①________ ________褴褛 ②________头________气 ③得意________ ________

④________精________神 ⑤天________海________ ⑥成群________ ________

( 2 )请写出两个与③类似的词语:________ ________
( 3 )请写出两个与④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 ________
我会根据课文填空。
( 1 )《________》这首诗,激励了________的孩子,告诉我们________。
( 2 )我们的脚印________,我们的膝盖________,也许会有________把我们________,也许会有________迷惑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
( 3 )课题“我们上路了”的含义是________。
词语搭配。
特别的______ 基业
百年的______ 树
存活的______ 能量
依赖的______ 树苗
巨大的______ 心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1 )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竹石

(清)郑燮

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尔东西南北风.

( 1 )解释划线字词。

咬:________ 坚劲:________ 任:________

( 2 )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 3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 4 )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孟母三迁

孟子名叫孟轲(kē),是战国时期的大教育家。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有“亚 圣”的称号。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盂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

孟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这里经常有人送葬(zàng)、筑坟、祭(jì)吊、哭泣……起初,他和小朋友站得远远地看热闹,时间一长,也就看熟了。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两个小朋友在前面抬,孟子和另外几个跟在后面器,咿咿(yī)唔唔地唱起丧歌……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市场可热闹,从早到晚,人来人往,买的、卖的、男的、女的,什么人都有。粮食、蔬菜、水果、器皿(mǐn)、鱼、肉……各种东西都有。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没过几天,孟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他母亲见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

于是,决定再搬家。这次孟子的家搬到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每天看到学生很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jū gōng)。有时,教师领着学生演习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学生学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儿童了。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 1 )解释下列词语。

①情不自禁

②彬彬有礼

( 2 )给第三、四、五自然段加上小标题。

[查看原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小足球队

我的窗外是一条很小的巷子,在双休日,那里几乎整天传来兴奋的喊叫声和砰砰的踢球声。喊叫声自然是孩子们的。

那天,我走过巷口,突然一个孩子向我脚下扑来,我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扑的是足球。正是夏天,他穿着短衣短裤。地是水泥的,梆梆硬。

小家伙猛扑在地,胳膊居然没有擦破一点皮。

这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我在少年时代热爱的是乒乓球。路口放的是门板搭的简易的乒乓台,连网子也没有,两块砖头上搁一根竹竿,也打得兴致勃勃,也打得喊声四起,也打得不知道吃晚饭。那时候我的乒乓知识不少,懂得谁是一号种子、二号种子,甚至自己也想当“种子”。

我渐渐长大了。乒乓球种子没有当成,却成了一个足球迷。每逢电视转播球赛是一定要看的。我最喜欢看的是有中国队参加的比赛,一心盼着中国足球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有时候,我就想,中国足球的希望恐怕要寄托在青少年的身上了。有个成语叫愚公移山,鼓励我们不断努力。所以,看着巷子里的小小足球队,就有了盼头。

( 1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词语。

①形容兴头儿很高的样子。________

②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________

( 2 )找出文中的排比句。

( 3 )“乒乓球种子没有当成”的意思是:________。

( 4 )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

读了《匆匆》和《光阴》这两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试着写下来。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自演自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