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心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百感交集
B: 有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去向老师请教,学习上就得这样不耻下问
C: 报告厅内,同学们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的精彩讲座。
D: 这位老师知识渊博,经常在课堂上 夸夸其谈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弓(zhuó) 盘(yù)
B: 集(shōu) 荧光(píng)
C: 教 (huǐ) 恐(bù)
D: 恶(zēng) 生(dàn)
读一读,选一选。
( 1 )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这句话中“天色昏暗下去”除了让我们知道时间的变化,傍晚来临,还能让读者感受到( )。
A: 人物的心理变化,揭示了由期待到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
B: 天色已晚,我不再等了。
( 2 )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句中的观察点发生了转换,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
A: 我等得太久了,眼前出现了幻觉。
B: 这样写让读者感到身临其境,其实也表现了母亲马不停蹄的劳碌情景。
鲁滨逊流落到荒岛后,为了解决粮食缺乏的问题,他开始种植( )
A: 玉米
B: 高粱
C: 水稻
D: 麦子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栖息
B: 中廷
C: 寒鸦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辨字组词。

刚______

狭______

倔______

钢______

侠______

屈______

简______

纭______

欣______

间______

芸______

掀______

我们一起来读《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_国______作家。______是书中的主人公。他三番五次地抛开小康家庭,出海闯天下。在遭遇______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他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______,种植______,驯养______,制造______,把荒岛改造成“世外桃源”。他在荒岛上生活了______年后,搭上一艘英国船只回国了。这些故事情节生动地塑造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的主人公形象。

画出并改写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①徘回 焉知非副 苦闷 介意 ______

②联想 不可思仪 荒岛 空虚 ______

③防卸 议器 救援 水源 ______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诚______诚______ ______不在乎

______ ______昏迷 ______ ______倾听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1 )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
( 2 )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 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 3 )劝说人们抓紧青少年时光,认真工作学习,有所作为时,常引用本诗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 4 )先描红练习一下,再选择这首诗中你喜欢的句子,用行书来写一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____

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是________的意思。
( 2 )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 千锤/万凿/出深/山。
B: 烈火/焚烧/若/等闲。
C: 粉骨/碎身/浑/不怕。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爱石头的科学家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爷爷,从小就喜欢观察研究。在他上学的路上,横卧着一块大石头。大家都从旁边经过,谁也没注意它。李四光对这块石头却很感兴趣:周围没有大山,这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问爸爸,爸爸也不知道。

后来,李四光去英国学地质,考察了很多山脉。他回故乡后,又研究这块大石头,终于明白了:这是古代巨大的冰川把它从高山上带下来的。

李四光的研究室里,摆满了他收集来的各种石头,他把这些石头当成珍宝。有一次,他发现少了一个石头标本,难过得吃不下饭,后来找到了,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巴。因为这些石头能告诉人们:我国地下有各种丰富的矿藏呀!

过去一些外国专家说中国是贫油国。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带领着地质工作人员,爬高山,攀绝壁,到处去勘探,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我国有丰富的石油储藏。地质工作者按照李四光的理论,找到了大庆油田,后来又找到了更多的大油田。

( 1 )写出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贫油国”是什么意思。

( 3 )李四光为什么把收集来的石头当成珍宝?

( 4 )你觉得李四光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查看原题]

课外阅读。

望远镜

美籍华人薛华菁女士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_____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_____的天空……

她下意识地摸一下那个皮包,那个纤巧神秘的小皮包——那件老将军带给台北旧友的奇异的礼物。

多幸运啊!她,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孙女,一位纽约普通的汉语老师,应邀参加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活动,还由那位纪念活动筹备组成员之一的老将军亲自接待,赴国宴,游长城。临别,老将军听说她转道去台北探亲访友,又嘱以重托,多么亲切、多么信任啊!

可是为什么这个皮包不上锁?老将军还说“是一个旧物,可以随便看”的,到底是什么?连邻座的外交官都盯着这个皮包看。

薛华菁轻轻拉开拉锁。奇怪,里面是一只破旧的皮盒子。她又打开盒子,不由怔住了,原来是一个破旧的、只能送进历史博物馆的望远镜!

玩笑,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竟送去一架半个世纪前制造的望远镜!

且慢,一位著名的将领,怎么会把一件毫无意义的东西,唐突地送给孤岛那位地位显要的将军!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架望远镜呢?

薛华菁边思忖边仔细看望远镜。突然。她在镜筒上发现一行小字——国军上尉:SoW。

“SoW”——是台北那位将军名字的英文缩写呀!薛华菁一下子明白了谁是望远镜的主人。

可这架望远镜又是何时何地到了大陆那位老将军手里?是黄埔军校毕业时的临别赠品?是北伐会师时的纪念物?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携手驱敌的馈赠? 为什么要此时此刻“完璧归赵”?是怀友?是叙旧?是传情?薛华菁简直坠入了五里雾中。

飞机行进在一片湛蓝的海洋上空。薛华菁无意中把望远镜举到眼前,啊!大陆在延伸,孤岛在漂移,海峡两岸的距离缩得那么小。倏地,她灵犀的火花一闪,想到孤岛上的那位将军,不正需要这架望远镜么?

( 1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美籍华人薛华菁女士还来不及细看一眼她________的故国大地,还来不及再细看一眼那位送行的老将军,便在耳膜一胀之际,被飞机送上________的天空

( 2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写在横线上。

形容路途很遥远。________

借指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________

莽撞;冒失。________

( 3 )文中句子“边思忖边仔细看”中的“思忖”可以换成词语:________。

( 4 )大陆的那位老将军把一架望远镜还给其主人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平台。

快毕业了,我们的心中有很多话想对母校说。请以《给母校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作文,回忆在母校度过的六年的美好时光,向母校提出中肯的建议,期许母校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