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下面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野蛮 宴会 对付 凄谅 B: 倒霉 联想 愉快 栅栏 C: 侵袭 倾覆 荒无 远眺 D: 摆脱 慢游 享受 穿戴 |
2、[查看原题] 根据所学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藏戏的一出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不结束 B: 《北京的春节》-课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C: 过年时吃年糕,寓意如意年年高,吃鱼的寓意是年年有余 D: 《匆匆》这篇课文的体裁是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朱自清 |
3、[查看原题] 爱丽丝最先是看到( ),立刻追了上去。 A: 老虎 B: 兔子 |
4、[查看原题] 那把小金钥匙打开的门通往哪里?( ) A: 伯爵夫人的家 B: 三月兔的家 C: 王后的花园 |
5、[查看原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看了这部电视剧,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C: 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D: 爸爸讲了许多雷锋动人的故事。 |
1、[查看原题] 比一比,再组词。 雅______ 桥______ 桩______ 挎______ 讶______ 侨______ 装______ 垮______ |
2、[查看原题] 根据课文叙述的顺序排序。(只填序号) ①回到英国 ②养牧种植 ③流落荒岛 ④救“星期五” ⑤建房定居 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查看原题] 写出近义词。 酸涩—______ 增加—______ 尊敬—______ |
4、[查看原题]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词语练习。 ( 1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这句话中“雄浑”的意思是________,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反义词是________。在搭配词语时,我们还可以说“雄浑的________、雄浑的________”。 ( 2 )“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这句话中“行善积德”就是________的意思,有这种意思的四字词语我还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等。 |
1、[查看原题] 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 ( 1 )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 2 )“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 3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 4 )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5 )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6 )写一写《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处。 ( 7 )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8 )赏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9 )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
2、[查看原题] 课文在线。(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没有退路,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地, 没有退路,出了山的溪水不会往回流动, 走下去,前面有相思鸟,有金孔雀, 走下去,前面有橄榄树,有曼陀林。 风来吧,雨来吧,雷鸣电闪都来吧, 那一条条被我们用脚踏出来的路, 才是我们每个人留在这世上的真正姓名。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真正________ 流动________ ( 3 )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 4 )读了这段文章有什么感想,用自己的话说一下。 |
农家过年
中国人过年,农村和城市大有不同,尤其是农村,过年别有番韵味。
每年一进腊月,准备过年的事情就开始了。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要吃祭灶饼,用麻糖粘 ________(zhān nián)住灶王爷的嘴,送灶王爷上天,“上天言吉事,回宫降吉祥”。接下来就是杀牛宰羊,置办年货,买新衣,购新帽,“葱、蒜、姜、箔、表、香”。全家人屋里屋外大扫除,扫掉一年的晦气。剃头要赶在二十七,“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贴对联是很讲究的,“二十八,贴年画”,大门、二门、屋门贴什么,墙上、树上贴什么,都是按规矩进行的。年前几天,人们忙着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先是蒸,蒸糖包、豆包、莱包、枣花馍,薰出龙、风、谷仓、麦堆等花样;次是炸,炸油条、炸丸子,炸“假五”:有红薯做的,有小米饭做的,有粉条做的,有豆子做的;后是包,主要是包饺子,饺子的花样很多,有素的,有肉的,有包硬币的,还有包糖的,吃到的人是最有福气的。
经过这一番忙碌,终于到了除夕之夜,就是大年三十。一家人闲下来,围着火盆坐在一起,开始熬年夜。从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话人生,直熬到小孩子犯困打盹。第二天鸡叫头遍就响起了鞭炮声。大人们早早打开大门,叫做“开门进宝”。各家父母再三嘱咐小孩子不能乱问、不能多说话,免得说出不吉利的话,这增添了一种庄重 ________(chóng zhòng
)肃穆的气氛。早晨要先做好供 ________(gōng
gòng)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小孩跟着大人一起跪下磕头。还要供奉天地全神,祈保一年到头全家平安。
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长辈拜年,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之外,依次有家族的近支远门,三爷家、四奶家、五叔家等等,小孩子们高兴的是可以得到压岁钱。刚过门的新媳妇要按照亲疏远近去认门,当然也免不了户户请吃,直吃得新娘子笑口难合。
初二到初四,是走亲戚的时间。闺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三乡五里,路上行人如织,穿梭往来。春节的身影还没走远,元宵 ________(xiāo jiāo)节又飘着雪花赶到了。漫天飞舞的洁白雪花,伴着红艳的灯笼,红艳的对联,再加上儿童们花花绿绿的衣服,融合成一幅“农家喜庆图”。乡民们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游村串乡的小货郎叫卖着“吹糖人”“"琉璃响”“猴上树”等,新年过后的一个大正月就这样踏着欢乐匆忙的脚步走去了,人们祈盼来年会更好。
( 1 )给文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时间(节选)
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
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从古代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到近代人类发明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其实,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大自然早已把虚无缥缈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标志出一年。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
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儿。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儿。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波光潋滟,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人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我觉得自己是想明白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
(选自《一花一世界》,有删改)
( 1 )【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焉:________
虚无缥缈:________
( 2 )【提取信息】第3自然段中作者围绕人们感受时间流逝的方法的变化作了描写,请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给下列句子排序。①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
②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感受时间的流逝。
③远古的人们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依稀感受时间的流逝。
④发明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 3 )【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描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并完成填空。
①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联系上下文我们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是这样匆忙啊!
白天黑夜不停地流。作者在这里其实是想提醒人们________。
②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
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一连使用两个问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时间的珍惜和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发出的________。
③人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我觉得
自己是想明白了。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________来表达情感,写出了自己对时间的认识:________
或朱自清先生《匆匆》中的第3自然段写一写你对“时间之流”的感触。
|
这几句话抓住本段中“________ __”这句话来展开描写。岸上________的变化写的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时间流逝的过程;________写的是生命凋零死亡的过程,也是时间流逝的过程。作者以________的心态面对生与死,感叹时间的流逝是________。 |
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