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句子中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连续)搬到岸上。
B: 阴雨连绵的坏天气(持续)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
C: 最近,我(连续)看了几场足球赛。
D: 我们虽然在市运动会上取得了冠军,但是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在省赛中冲入前三名。
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滨逊面不改色地对“星期五”说:“不要怕,我去对付他们。”
B: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C: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呼天抢地的掌声。
D: 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鲁滨孙乘坐的轮船被海浪打翻了。
下列句子中,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王小欢不可能不认错。
B: 王小欢不可能认错。
C: 王小欢不认错,行吗?
D: 难道王小欢能不认错?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弓(zhuó) 盘(yù)
B: 集(shōu) 荧光(píng)
C: 教 (huǐ) 恐(bù)
D: 恶(zēng) 生(dàn)
下面选项中下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躲藏
B: 收藏
C: 蕴藏
D: 藏红花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峻 严重

①局势越来越______,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②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______态度。

③他一再违反纪律,今天终于被老师______地批评了一顿。

④升旗时要______认真。

形近字组词。

暮______ 鸥______

墓______ 欧______​

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军阀派了cán bào______的便衣来检查。他们像一群mó guǐ______似的包围了我们。母亲、妹妹和我被关进了jū liú suǒ______。十几天后,我们在fǎ tíng______上见到了父亲。那一面后,等来的是父亲被zhí xíng______绞刑的噩耗。

按要求填空。
( 1 )“避”当“设法躲开”解释时,可组词为________;当“防止”解释时,可组词为________。
( 2 )“散”有两个读音,在“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中读_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可组词为__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默写《泊船瓜洲》,再完成练习。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 3 )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的家乡,山水相隔,可谓路途遥远,但是在作者心里很近,从“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这种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更加凸显出诗人强烈的________之情。
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是________的意思。
( 2 )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 千锤/万凿/出深/山。
B: 烈火/焚烧/若/等闲。
C: 粉骨/碎身/浑/不怕。
D: 要留/清白/在/人间。
( 3 )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决心。
( 4 )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_______,“志”是________。
( 5 )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正月十五棒棒会

正月十五棒棒会,是家乡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据说棒棒会是交流竹木农具的盛会。热闹非凡,地方特色很浓。

今年的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着妈妈去逛街。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满是棒,满是花。我一头扎进人群里,好奇地东张西望。人们穿着传统的节日盛装,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在各种摊前细细地欣赏着、寻找着自己所爱之物。

来到新街一带,好个棍棒的世界呀!长棍、短棒,粗中带细,细中有粗,扁的方的,长的短的,应有尽有;摊内有摊,摊外有摊,热闹极了。听妈妈说,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春播的开始,家中炊具、农具,哪一样也离不开棍棒。这不,满街的人有谁不在看棒,摸摸这根,看看滑不滑;压压那根,试试硬不硬;瞄瞄它,瞧瞧直不直;掂掂它,估估中不中。少的拿着两三根,多的扛着一大捆。笑着,走着,继续朝前张望着……

家乡古老的棒棒会,在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的春风沐浴下,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 1 )“逛”字音序是________,音节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除了文中的“逛街”,我还可以用“逛”字组成另外的词语________。
( 2 )文中我最喜欢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
( 3 )人们是怎样仔细挑选棒的?在文中找出来。
( 4 )请写出两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原因。
( 5 )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查看原题]快乐读书吧。

端午日(节选)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葫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Ⅱ1点钟左右,全茶明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镇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________、手脚________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调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________蓬蓬铛铛把锣鼓很________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刷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的呐喊助成,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种种情形。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选自《边城》,有册改)

( 1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单纯 伶俐 结实 即刻

( 2 )选文描写了哪三个场面?请简要概括内容。

①第一个场面:

②第二个场面:

③第三个场面:

( 3 )文中加点的“莫不”是什么意思?作者用了三个“莫不”说明了什么?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乐园。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作品的梗概。请你给《汤姆·索亚历险记》写一写作品梗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颗心只为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