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无锡市通德桥实验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油(nì) 囔(dū) 肉(là)
B: 胀(zhǑng) 腾(fèi) 孥(nú)
C: 锅(chǎn) 置(gē) 子(sù)
D: 沫(tuÒ) 饭(mèn) 何(nài)
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幻觉 仍然 大概 障碍
B: 忍受 原故 摆脱 角落
C: 收缩 恼怒 径直 咽喉
D: 锋利 滋味 捣蛋 晴朗
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
B: 一个“绿”字,充满了色彩感,而且又包含了动感,增加了生动感,着意创造了一种意境。
C: “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隔了几层山,还比较远,无法回去。
下面句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真人可没那么聪明。”

B: 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D: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入正确答案的序号。
( 1 )万更新( )
A: 形状,样子。
B: 一种哺乳动物。
( 2 )灯结彩( )
A: 挂。
B: 无着落;没结果。
( 3 )日夜不( )
A: 穷尽。
B: 断。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读拼音,写词语。

qī liáng

jì mò

kǒng jù

yàn huì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yōu yù

zhà lan

kòng zhì

xí jī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组词。

萎______ 汲______ 赖______ 旦______ 雅______

番______ 锻______ 炼______ 勃______ 忧______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画龙点______ 手不______卷 螳螂捕______ 自相______盾

根据要求完成填写相关诗句。

某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父母亲人几番苦口婆心地劝解,始终未能让他明白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这真是“______”。针对这种现象,我想用恰当的名言警句来劝诫他使他珍惜时间,勤奋学习“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
( 1 )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 2 )“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 3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 4 )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5 )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6 )写一写《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
默写《泊船瓜洲》,再完成练习。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文学家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根据句意,把“钟山”“瓜洲”和“京口”填到相应的位置上。

( 3 )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的家乡,山水相隔,可谓路途遥远,但是在作者心里很近,从“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这种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更加凸显出诗人强烈的________之情。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芳草地。

小雨浙浙沥沥,雨丝无声地_______在伞布上,又悄悄地_______在石板凳上。微风_______过小巷_______,来淡淡的香味。抬头望,谁家的玫瑰花盆忘收了,在墙头上红红地_______着。也许是主人有意为之和大家共享吧。我在小巷里漫步,欣赏着细雨霏霏,细雨好像也滋润了我的心田。

“扑通”一声,我猛然扭身一看,是一位戴斗笠的中年汉子摔倒了。细腻的雨雾中,他呆愣了一下,“哎”的叫唤了一声,似乎摔得有些疼了。他小心翼翼地直着身子要站起来,腿却不听使唤地颤抖着,一次又一次,却都伴随着轻微的磕碰声失败了。

我和行人反应过来,匆匆走上前去。这时我发现,原来他的身旁还有一筐月饼,圆圆的月饼在石板路上滚落了一地。我们急忙围上去捡,月饼很快被拾到了筐中。那中年汉子十分沮丧,几个妇女围上去,关切地询问,才知道原来他是给一家超市送货的。“还好,没碎多少,没关系。””只是包装纸湿了,干了就好了。”人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雨,洒满小巷,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

那汉子却还有些难过,不由得轻声叹息几声。这时一位大妈说:“这月饼落在咱小巷,我看那是和我们小巷有缘分。过节了,家家都要买月饼,好月饼,还不是要咬碎下肚?不如大家买两斤。”大妈的建议很快得到了热烈响应,硬币的叮当声在小巷里格外优美而和谐。我也买了两斤玫瑰豆沙馅儿的。戴斗笠的汉子十分感动,向人群深深地鞠了一躬,两颗大大的泪珠滴落在石板上,像花瓣一样绽开。他挑起担子,蹒跚地走了。这时大家才发现他腿有点儿残疾。人群很快散去了,小巷又恢复了平静,我咬了口月饼,甜蜜留在心底,破碎的是月饼,圆满的是人心。

我抬头一看,墙头的玫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雨,滴滴答答,那份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也仿佛伴着小雨落进我的心底,从此岁月温馨芬芳。

( 1 )将下列字填在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穿 燃 洒 跳 飘)
( 2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 3 )第二、三自然段中有两个对戴斗笠的中年汉子的神态进行描写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从中可以感受到他________的心情。
( 4 )人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雨,洒满小巷,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

“我”为什么觉得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5 )人们纷纷安慰他,善意伴着细雨,洒满小巷,那玫瑰仿佛更香了几许。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 照应开头,渲染主题
B: 过渡句,承上启下
C: 为后文大家买月饼作铺垫
D: 引出下文玫瑰月饼的味道
( 6 )结合短文内容,把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 7 )根据对短文的理解,请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并说一说这样拟的理由。

题目:________。我的理由:________

[查看原题]阅读理解。

山中的老杏树

①杏子成熟时,正赶上农村收麦。麦收过后的一天,我才抽空扛着木棍,棍上挑着篮,上了南山。

②半路碰上邻居二婶儿。二婶儿见我也去采杏,忙告诉我:“我都找遍了,只有山梁南面第二个山沟里那棵树上还有杏儿,只是杏子又青又小,还不好吃!”说完,二婶便走下山去。

③我登上山梁,老远就看到了那棵树。它是那条山沟里仅有的一棵杏树。走近了才望见树上绿绿的叶子中颗颗半红不绿的杏子,成串成串地挤满枝头。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阅读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写出故事梗概,字数不限,中心突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回忆的那份悸动ヽ停留心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