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小学部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援救 水源 缘故 追根求源
B: 占据 剧烈 俱体 恐惧
C: 境地 竟然 望远镜 竞相开放
D: 防御 领域 机遇 忧郁
“人们需要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知识,正如古人所说的‘________’。”下面填入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A: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B: 柿子树上挂着许多成熟的大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
C: 绿色的小脑袋轻轻摇摆,东张西望,好像在观察新领地。
D: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人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又名紫禁城,________。故宫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面积达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________,外围是一条护城河,四周是3400米的城墙。城墙上开有4座城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城墙四角,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剔透,造型别致,________。

①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②今天人们称它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③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

A: ③①②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①③②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作者是谁?( ).
A: 叶圣陶
B: 卡罗尔
C: 安徒生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妈妈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本记录簿______,里面记录着她从小到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开心的事情,也有感动的瞬间,那细nì______的情感,温馨的话语,读来每每让她shān______然泪下。

看拼音写词语。

chè dǐ

lì yì

hóng máo

xīng wà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选字组词。

摊 滩 难 ______开 沙______ 困______

半 拌 伴 凉______ 陪______ ______天

消 霄 宵 元______ ______息 云______

选字组词。

拌 绊 畔

河______
______嘴
______倒

绞 皎 饺

水______
______洁
______刑

畏 偎 喂

______惧 ______养 依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 1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①诗句中“潜”字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饱含诗人________的心情。

②用自己的话写写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

( 2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①这两句诗写出了________的美丽景象,“________”与“________”相互映衬,不但点明了云厚雨足的特点,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②诗人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________)

A.触觉 B.听觉 C.视觉 D.嗅觉

快乐读书吧。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1 )欧阳修是________代诗人,是“________”之一。
( 2 )这首诗写了哪几种画眉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 3 )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níng zhòng________。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nuó dòng________脚步。当持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qīngcuì________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qìfèn________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 1 )将短文中的拼音换成汉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入迷________ 知晓________ 振奋________

( 3 )找出文中一句反问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

陈述句:________

( 4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盲人为乘客演奏了的曲子有:________。

②这个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个句的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________,这个切是指________。

( 5 )回答问题。

①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②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原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焐手

冬天到了,很冷。我们去一位朋友家小聚。

我们围坐在那只壁炉旁,一边烤火,一边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小时候的事情,有人说那时候天比现在要冷,常常为了取暖,就把手放到母亲的怀里,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格外温暖。聊到这儿,那位朋友突然说:“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焐手的故事吧。”

有一个少年,家里很穷。有一年春天要开学的时候,家里怎么也筹不齐开学的费用。他就捡垃圾卖,但那个年代又有多少垃圾可捡呢?眼看着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他心急如焚。那天,他卖完了捡来的一点儿垃圾,坐公共汽车回家。

中途,上来一位妇女,站到了他的前面。车继续朝前开。突然,他惊讶地发现那位中年妇女的上衣口袋露出了钱包的一角,可能是她刚才买票之后匆忙之间没有放好。那一刻,他的脸上莫名其妙地变得绯红,呼吸也急促起来,一个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然后,鬼使神差一般,他的手颤抖着伸了出去。

这是他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做贼。他非常紧张。就在他的手伸进那位妇女的口袋,碰到钱包的时候,钱包的主人发现了异常,她回过头来,看到了他。他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等待着她的呵斥与责骂。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那位妇女看了看他后,脸上却涌上了只有母亲才会有的温和的微笑,轻声地对他说:“孩子,你想焐手,是吗?”少年_____。

少年下车后大哭了一场,为自己的行为,更为中年妇女的那句话,那是他一生中听到的最温暖的话。少年后来渐渐长大,到青年,到中年,但他始终无法忘记,是这样一句话,教会他怎样好好做人。

“你们知道那少年是谁吗?”最后,朋友说,“就是我。”在炉火的映照下,我看见,那位朋友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 1 )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对应的词语。

超出了事先对事情、结果等的估计。________

迷信的人对于某些凑巧的事,认为是鬼神暗中指使,比喻发生了原先没有想到的事情。________

事情很奇怪,没有能够说明它的奥妙或道理。________

( 2 )概括朋友讲的“焐手”的故事。

( 3 )联系上下文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 4 )读读短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想一想那位朋友为什么眼里充满了泪水?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节日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写写家乡元宵节团圆、喜庆的场面,语句要通顺,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