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成都市彩虹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爱丽丝在哪里不停地打喷嚏?( )
A: 公爵夫人家
B: 大厅
C: 王后的槌球场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 1 )终日不成。( )
A: 文章。
B: 章法。
C: 句子。
D: 花纹。
( 2 )泣涕如雨。( )
A: 零头。
B: 同“淋”。
C: 落下。
D: 没有。
( 3 )今夜月明人望。( )
A: 都。
B: 极。
C: 完。
D: 最。
( 4 )纤纤擢手。( )
A: 向来。
B: 颜色单纯,不艳丽。
C: 白皙。
D: 与“荤”相对。
选择题。
( 1 )“春色满园关不住”的下一句是( )
A: 一枝红杏出墙来
B: 小扣柴扉久不开
C: 明月何时照我还
D: 一片冰心在玉壶
( 2 )《游园不值》的作者是( )
A: 唐代叶绍翁
B: 宋代叶绍翁
C: 唐代杜甫
D: 宋代杨万里
人们往往给一些花木赋予某种象征意义。下列花木与象征义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松树——生命力强
B: 竹子——有节、谦虚
C: 荷花——洁身自好
D: 牡丹——默默奉献
与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回忆所学填空。
( 1 )《十五夜望月》,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________”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净素洁之感,不由得让人联想到李白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 2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列举了三个事例:波义耳发明________,魏格纳整理出版了《________》一书;阿瑟林斯基发现________。每个事例都是按照观察________,提出________,最后写相关的________。
( 3 )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
查字典,填空。

“鼎”字共______画,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部,用音序查字法查______,音节______第6画的笔画名称是______。“鼎”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大;②正当,正在。在“鼎鼎大名”中应选第______种,在“鼎盛”中应选第______种。请再写出含“鼎”的成语(至少三个)______、______、______。

读 《灯光》,按课文内容填空。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______地钻出了地堡,望着______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______,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______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选字组词。

______灭 (纤 歼) 电______ (钮 纽) ______弱 (徽 微)

回______ (记 忆 ) ______击 (沮 阻 ) 柳______ (从 丛)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诗歌鉴赏

( 一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 )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与李白并称为“________”。
( 2 )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 “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也暗示了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上。
( 3 )“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原指古时边防报警点燃的烟火,这里借指( )
A: 战争
B: 忧伤的心情
( 4 )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
( 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A.您笑着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把我带到座位上,对我说:“我是方老师。”

B.……然后握着我的手,捏着笔杆慢慢地在纸上移动,几个端庄整齐的汉字便出现在了本子上。

C.遇到没发挥好的运动员,您会拉住他的手,温柔地鼓励他别放弃。

( 1 )通过这三句话可以看出,作者着重对方老师的________进行了动作描写,写出了一个________的方老师。
( 2 )请对你难忘的一位老师进行一处重点的动作描写,并通过一个情境突出老师的特点。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燕子

席慕容

初中的时候,我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 ______(sāng sàng)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的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候,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
______(shǔ zhǔ)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 ______(chù zhù)电一样地呆住了。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不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吗?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

在南国的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内政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国家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 ______(gěn kěn)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注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鸟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的孤单。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其实,不必向别人提出问题,我自己心里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 1 )给文中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2 )本文写了哪些“美丽的错误”?
( 3 )本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连用了三个反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你从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感?
( 4 )作者认为我们有时候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但有时候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我的小学(节选)

在这个(词 祠)堂内,我们坐了两年,老师一直是一个女的。她长得很白,讲课的声音十分好听,每每念着课文,就像唱歌儿。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她这么好听的声音。

开头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听懂她讲的什么,每一堂却被她的声音(淘 陶)醉着。所以,每当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一句话也答不出,她就说:“你真是个见习生!”见习生的事原先同学们都不知道,她一说,大家都小瞧起我了,以后干什么事,他们就朝我伸小(姆 拇)指头,还要在上边呸呸几口,再说一句:“哼,你能干什么,你真是个见习生!”我们就打过几次架。娘后来狠狠揍了我一次,罚我一顿不准吃饭。老师知道了,寻到我家,向我和娘作了检讨,说是她的不对,问我是不是听不懂课。我说:“我光听了你的声,你的声好听!”她脸红红的,就笑了。从此,我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落人后,老师对我格外好起来,她的声音还是那么好听,但一下课,就来辅导我,惹得同学们都眼红起来。

一年级学完后,老师对我说:“你年纪小,不让你升级。”我当下就吓哭了。老师却将我抱起来,说她是哄我,宣布我再也不是见习生了。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叫完就后悔了。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我一下嘴。她笑了,我也笑了。下午,她拿着成绩单到我家,向娘夸说我乖,学习进步快,娘给她打荷包鸡蛋吃。我便大胆起来,说:“老师,你的声音好听,你能给我唱个歌吗?”她就唱起来,(腮 䚡)帮上深深显出两个酒窝,唱完就咯咯地笑。

( 1 )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
( 2 )读选文的第1自然段,说说老师有哪些特点让“我”印象深刻。
( 3 )选文先后3次写到了女老师的“笑”,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这些“笑”让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的老师。
( 4 )老师为什么寻到“我”家向“我”和娘检讨?你从中体会到了老师怎样的品质?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习作与表达。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次探寻知识奥秘的实践活动,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典礼,一场铆足劲儿的比赛,一次心仪已久的出游,等等,凡是记忆深刻的动人场景,都值得我们用手中的笔描述,请写一写吧。要求:详略得当,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蓝柯一梦,杨花梦散”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