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深圳龙岗实验学校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王后的花园里种满了什么花?( )
A: 白玫瑰
B: 红玫瑰
C: 山茶花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急遽:着急的样子。
B: 绽开:裂开;惆怅:伤感,失意。
C: 饶有趣味:十分有趣;呜咽:低声哭泣。
D: 自修:自习;叮嘱:再三嘱咐。
下面描写的是寒食节习俗的诗句是( )。
A: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D: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聚精会神 无剂于事
B: 垂头丧气 鸟合之众
C: 跃跃欲试 张寇李戴
D: 得意洋洋 九牛二虎之力
下列诗句意思正确一项( )
A: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意思是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B: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的意思是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不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是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明天的月亮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我是拼音小能手

wǔ rǔ

wēi

ǎi

快乐读书吧

关于描写母亲的名言 ______

①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②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拇”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意思:______。词语:______。
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下面的材料,并指出哪些材料应当详写,哪些材料应当略写。(填序后即可)

题目:试卷发下来之后

中心思想:诚实比分数更宝贵,表现少年儿童的优秀本质。

材料:①大家盼望早点发下语文试卷。②老师发语文试卷。③两个同学不及格。④我的分数最高,心里很高兴。⑤同桌问我一道试题。⑥我发现自己的试卷上老师漏改了一个错字。⑦对不对老师说?我心里很矛盾。⑧我决心找老师扣除多给的得分数。⑨老师表扬了我。

( 1 )应取的材料是:________
( 2 )应舍的材料是:________
( 3 )应详写的材料是:________
( 4 )应略写的材料是:__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习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1 )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 2 )韩愈在这首诗中,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3 )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课外阅读。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注释】①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②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③临:逼近,到,临近。④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⑤玉龙:宝剑的代称。

( 1 )解释加下划线的字。

①黑云压城城欲。________

②甲光日金鳞开。________

③霜重鼓寒声不。________

( 2 )用原句填空。

①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

②表现誓死也要忠心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

( 3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________的《易水歌》:________。
( 4 )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中的“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中的“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光。
B: 第四句中的“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 第六句中的“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 第七、八句的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huàn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猛摔猛砸东西。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不,我不去!”我狠命地chuí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qiáo悴的脸上现出 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地像个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瘫huàn(________) chuí(________)打 qiáo(________)悴

( 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横线上。

①当一切恢复________(A、沉寂B、寂静),她又悄悄地进来。

②她憔悴的脸上现出________(A、期待B、央求)般的神色。

③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________(A、潇潇洒洒B、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 3 )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 4 )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查看原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会有这样的事?”魏王不相信地问。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更羸笑着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行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选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 1 )给本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 2 )填空。

①这是一篇________故事,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的________国。

②更羸不用箭就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原因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________的人。

( 3 )细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

写作练习。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修桥的何公最后因为索桥被官府当做替罪羊处死了,你觉得何公值得吗?你想对文中的何公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要求:写出真情实感,字迹工整,不少于2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滔滔人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