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叫更羸。

有一天,更羸跟随魏王到郊外去游玩。玩着玩着看见天上有一群鸟从他们头上飞过,在这群鸟的后面,有一只鸟吃力地在追赶着它的同伴,也向这边飞来。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会有这样的事?”魏王不相信地问。更羸说道:“可以试一试。”过了一会儿,那只掉了队的鸟飞过来了,它飞的速度比前面几只鸟要慢得多,飞的高度也要低一些。这只鸟飞近了——原来是只掉了队的大雁,只见更羸这时用左手托着弓,用右手拉着弦,弦上也不搭箭。他面对着这只正飞着的大雁拉满了弓。只听得“当”的一声响,那只掉了队正飞着的大雁便应声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魏王看到后大吃一惊,连声说:“真有这样的事情!”便问更羸不用箭凭什么将空中飞着的鸟射下来的。更羸笑着对魏王讲:“没什么,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你是怎么知道这只大雁是受过了箭伤的呢?”魏王更加奇怪了。更羸笑着对魏王说:“从这只大雁飞行的姿势和叫的声音中知道的。”更羸接着讲:“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它身上的箭伤在作痛,叫的声音很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已很久了。旧的伤口在作痛,还没有好,它心里很害怕。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选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 1 )给本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 2 )填空。

①这是一篇________故事,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的________国。

②更羸不用箭就把大雁从天上射下来,原因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更羸是一个________的人。

( 3 )细读短文,回答问题。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螳螂捕蝉

答案:

( 1 )【第1空】惊弓之鸟
( 2 )【第1空】古代寓言
【第2空】战国
【第3空】魏
【第4空】当听到弓弦声响后,更害怕再次被箭射中,于是就拼命往高处飞。它心里本来就害怕,加上拼命一使劲,未愈的伤口又裂开了,疼痛难忍,翅膀再也飞不动了,它就从空中掉了下来。
【第5空】聪明
( 3 )

①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②说出读了短文后的感想,也可联系实际说一说。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说:“我得到了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明白——________ 抗争——________ 弯曲——________ 让步——________

( 2 )文中破折号表示( )
A: 转折
B: 解释说明
C: 递进
( 3 )用波浪线画出旅行者受到启示的句子,用横线画出与它意思相近的句子。
( 4 )用“不是……而是……”造句。
( 5 )联系实际,说说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成”与“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习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 )想取得成功,( )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 ),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了。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资料,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 )坐着羡慕别人“成”,倒( )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无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 1 )“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鲜花的盛开”是指________,“花苞长期孕育”是指________。
( 2 )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 3 )“水滴石穿”的意思是:________。
( 4 )细读短文,说说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论述“成”与“功”的关系。
( 5 )请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围绕“成功是什么”的话题,简单地谈谈你的看法。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晶莹的雨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河面腾起了迷迷蒙蒙的烟雾,田野披上了轻薄柔软的纱衣。

明明穿着雨衣,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他睁大眼睛,四处环顾,四处寻觅——他精心喂养的春蚕已经脱了四次外衣,再过两天就要“上”吐丝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没了桑叶。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怎么能不焦急呢?

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

忽然,他看见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朝远处的竹林飞快地跑。桑树!明明看见了,竹林里真的藏着一棵桑树。明明也拼命跑起来。

几乎是同时,他们两个来到了这棵桑树下。树上________还有桑叶,________已经稀稀拉拉没有几片了。明明不由分说,“哧”的一声爬上了树。

“喂,这棵桑树是我先看见的。”

明明低头一看,是个女孩子。她脸上蒸腾着热气,头发上、睫毛上挂满了水珠,脚上、雨衣上沾满了泥浆,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一端系着小刀——显然,她不会爬树。

明明继续往上爬。他一手攀着树枝,一手飞快地采着,采满一把就塞进书包……

无意中明明又往下一看,只见女孩子仍然呆呆地站在那儿。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眼里噙着泪水,满是委屈,满是忧伤。许久许久,女孩子才转过身,低头蹒跚地走了。

明明的喉咙里像梗住了东西,心里默默地思索:“她________没有养蚕,不需要桑叶,________不会这样难过。她刚才跑得多快啊,可是现在……”明明似乎感到了她急促的喘息,听到了她低声的抽泣,看到了晶莹的泪珠从她眼眶里“扑簌簌”地滚下来。明明拍着脑袋责怪自己:“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养蚕要学蚕,要为别人着想!”明明觉得自己的心像刀割一样作痛。

“等一等!”明明飞快地从树上滑下来。转眼间,他已经来到了女孩子面前:“对不起!是你先看到的,这些桑叶全归你!”女孩子看着明明捧过来的桑叶,有点诧异。明明急忙说:“你一定很需要它。”“你也很需要。”女孩子说。

明明抬起头,看见女孩子脸上微微浮现出一丝笑意。“你真好,我们都在养蚕,应该学蚕……”这是女孩子的声音。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沙沙地下个不停,仿佛蚕儿在食桑,仿佛蚕儿在吐丝。

( 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 2 )用“________”画出与文中第一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 3 )在朗读“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一句时,应带的语气是疑问和( )
A: 惊奇
B: 焦急
C: 轻松
( 4 )我们应该向蚕学习什么?(在文中找)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