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广州海珠区实验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
B: 难道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
C: 你不会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吧!
D: 你一定不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
“绝胜烟柳满皇都”中的“皇都”是指( )
A: 长安
B: 洛阳
C: 开封
D: 北京
下列关于语段的修改建议,不正确的一项是( )。

缺角的月亮虽然没有耀眼的光辉,但却同样可以把柔和的光芒撒满,清澈的溪流虽然没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但却同样可以让溪边的小花摇曳生资。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时候缺陷也可以成为一种美。


A: “耀眼的光辉”改为“耀眼的光芒”
B: “撒满,”改为“撒满人间;”
C: “摇曳生资”的“资”改为“姿”
D: “没有”前面应加上“世上”
根据诗歌的格律,选出和“溪云初起日沉阁”对仗的诗句。( )
A: 不尽长江滚滚来
B: 山雨欲来风满楼
C: 辨材须待七年期
D: 无限风光尽被占
下列内容正确的排序是( )。

①在那平静的水面上,铺满了荷叶,碧绿的颜色,像翠玉一般的温厚,呈现出盎然的生机,更像一把把大伞,层层叠叠地伸向远方.

②走近塘边,还能闻到一股清香,嗅一口顿觉神清气爽。荷花荷叶在风儿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听着令人心旷神怡。微风吹来,荷花随风摇摆、仿佛在向人们点头微笑.

③午后的阳光下,我们漫步在荷塘周围,绿色的荷叶衬托着粉红色的荷花,看上去仿佛一幅美丽的水彩画映入眼帘

④看着眼前盛开的荷花,我不禁为这些美丽的“出水芙蓉”而陶醉,更为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而自豪.


A: ③②①④
B: ③④②①
C: ③①②④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解释下列词语

满不在乎:______

欣喜若狂:______

滔滔不绝:______

十全十美:______

根据语境,给加下划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1 )一群小 ________(yān yàn)子飞过 ________(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 2 )战士们锻炼起来 ________(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 ________(jìn jìng)旅。
读拼音,写词语。





cí xiáng

jūn fá

bì miǎn

mó guǐ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kǔ xíng

yán jùn

fěi tú

fěi tú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选词填空。

试图 企图

( 1 )许多________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洪水吞噬了。
( 2 )敌人________从李大钊的口中得知党的机密,真是白日做梦。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 1 )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
(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
阅读《金陵酒肆留别》,感受诗中的送别之情。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②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③觞:酒杯。

( 1 )对题目中的“留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留在酒店话别
B: 别后留住金陵
C: 临行前写诗留赠友人
D: 终究不舍决意留下不再离开
( 2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①诗句中“欲行”的人指________,“不行”的人指________。

②这两句诗中能体现离别之情的关键词是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讲述当时的情景:________。

( 3 )诗的最后两句将离别的情深意长与________进行了比较,这两句诗与李白的《赠汪伦》中的“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我能行!

梦结束的地方

有人做过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500人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也大约有500人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论这个数字属实与否,都不折不扣地表明: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

因攀登珠峰而遇难的勇士阎庚华去世后,笔者走进他独居的家,目睹的是一个痴迷的登山者的世界:墙上贴满了登山明星照、珠峰风景画,挂满了登山爪、登山靴、滑雪杆。他用13年的漫长岁月做准备,为此放弃了婚姻,离开了心爱的女儿,甚至为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无限风光,唯有触天者才领略得到吧!一位朋友成功地登上了海拔6400米的一座山峰。我问他,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心动魄吧?如宝石般闪烁的繁星,广袤深邃的天宇,还有洁白无瑕的冰雪,一定让人的肺腑都透明了!这一定非常浪漫。朋友却一本正经地摇头:“完全不是这样,冰天雪地的山头能有什么吸引力?天幕,繁星,晶莹的冰雪,那是诗人塑造的仙境。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狂暴的风裹着彻骨严寒,满眼白茫茫的,就这些。”

真就这么令人失望吗?答案如此肯定。那么,为什么还要登山呢?不要命似的登那么高的山,想证明什么?英雄气概?挑战极限的能力?我费解而焦急地望着朋友。朋友悠悠地说:“那一刻,我只觉得一颗心从喉咙里咯噔一下回到胸膛里去了,就像做了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梦.我终于可以释怀。”

那是个梦结束的地方,高耸入云。这梦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万水千山.赴汤蹈火。_________那座山叫什么名字,在地壳上,在实验室中,_________在书本里,_________充满了诱惑。

明白了吗?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 1 )在短文第五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管 或者 就
B: 不管 即使 也
C: 无论 还 是都
D: 无论 哪怕 都
( 2 )①短文第三自然段中“这一定非常浪漫”,这里的“浪漫”指的是什么? ②“当时的情形根本不浪漫”中的“不浪漫”指的又是什么?
( 3 )既然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残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去攀登呢?结合短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 4 )假如你是登山者,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顶,你可能会说什么?
( 5 )假如珠穆朗玛峰能说话,它会对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顶的登山者说什么?
( 6 )读短文内容,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布局的?为什么详写采访登山者?[查看原题]16.阅读回答问题。

如果可以这样爱你

母亲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母亲的身影淹在一层夕照的金粉里,母亲在给我折叠晾干的衣裳。她是来我这里看病的,看手。她那双操劳一生的手,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已严重变形。我站在她身后看她,听到她间或地叹一口气。母亲在叹什么呢?我不得而知。待她发现我在她身后,她的脸上立即现出谦卑的笑:“梅啊,我有没有耽搁你做事?”

自从来城里,母亲一直表现得惶恐不安,她觉得她是给我添麻烦了。她处处小心着,生怕碰坏什么似的,对我家里的一切,她都心存敬意,轻拿轻放,能不碰的,尽量不碰。我屡次跟她说,没关系的,这是你女儿家,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母亲只是笑笑。

那日,母亲帮我收拾房间,无意中碰翻一只水晶花瓶。我回家,母亲正守着一堆碎片独自垂泪,她自责地说:“我老得不中用了,连打扫一下房间的事都做不好。”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女孩时,打碎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一只暖水瓶,我并不知害怕,告诉母亲,是风吹倒的。母亲把我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看我伤了没有,而后揪我的鼻子,说:“还哄妈妈,哪里是风,是你这个小淘气。”我笑了,母亲也笑了。现在,我真的想母亲这样告诉我,“啊,是风吹倒的”。尽管我一再安慰她没事的没事的,母亲还是为此自责了好些天。

送母亲去医院,排队等着看专家门诊。母亲显得很不安,不时问我要不要去上班。我告诉她,我请了假。轮到母亲看病了,母亲反复问医生的一句话是,她的手会不会废掉。医生严肃地说:“说不准啊。”母亲就有些凄然,她望着她的那双手,喃喃自语:“怎么办呢?”出了医院,母亲跟我叹着气说:“梅啊,妈妈的手废了,怕是以后不能再给你种瓜吃了。”我从小就喜欢吃地里长的瓜啊果的,母亲每年都会给我种许多。我无语。我真想母亲伸出手来,这样对我说:“啊,妈妈病了,梅给我买好吃的。”我小时候病了,就是这样伸着手对着母亲的,我说:“妈妈,梅病了,梅要吃好吃的。”母亲就想尽办法给我做好吃的。有一次,母亲甚至卖了她珍爱的银耳环,给我买我想吃的鸭梨。

带母亲上街,给母亲买这个,母亲摇摇头,说不要;给母亲买那个,母亲又摇摇头,说不要。母亲是怕我花钱。我硬是给她买了一套衣服,母亲宝贝似的捧着,感激地问:“要很多钱吧?”我想起小时候,我看中什么,总闹着母亲给我买,从不曾考虑过母亲是否有钱,我要得那么心安理得。母亲现在,却把我的给予,当作是恩赐。

街边一家商场在搞促销,搭了台子又唱又跳的。我站着看了一会儿,一回头,母亲不见了。我慌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如果离开我,她将多么惶恐!我不住地叫着妈,却见母亲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梧桐树下,正东张西望着。看见我,她一脸惭愧,说:“妈眼神不好,怎么就找不到你了,你不会怪妈妈吧?”突然有泪想落,我上前牵了母亲的手,像多年前,她牵着我的手一样,我不会再松开母亲的手。大街如潮的人群里,我们只是一对很寻常的母女。如果可以这样爱你,妈妈,让我做一回母亲,你做女儿,让我的付出天经地义,而你,可以坦然地接受。

( 1 )母亲来城里的目的是( )。
A: 让“我”照顾她
B: 探望“我”
C: 照顾“我”
D: 让“我”带她看病
( 2 )能与下面的句子构成前后照应的一项是( )

自从来城里,母亲一直表现得惶恐不安,她觉得她是给我添麻烦了。

A: 母亲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母亲的身影淹在一层夕照的金粉里,母亲在给我折叠晾干的衣裳。
B: 母亲显得很不安,不时问我要不要去上班。
C: 我真想母亲伸出手来,这样对我说:“啊,妈妈病了,梅给我买好吃的。”
D: 大街如潮的人群里,我们只是一对很寻常的母女。
( 3 )“我”突然有泪想落的原因是( )
A: “我”找到妈妈很激动。
B: “我”想起小时候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情景很感动。
C: “我”没照顾好妈妈,而妈妈还满怀愧疚。
D: “我”担心老了以后,也跟妈妈一样。
( 4 )对文中画线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描写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情,表现母亲的慈爱。
B: 通过描写母亲的语言、动作,表现母亲幽默的性格。
C: 通过描写母亲的语言、动作,表现母亲心思细密。
D: 通过描写母亲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表现母女心意相通。
( 5 )文章主要记叙了母女相处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 6 )文中哪一处的内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

习作。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或几种小动物写一篇作文,注意抓住这种动物的特征,相信你一定会写得很好。400字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时至今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