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16.阅读回答问题。

如果可以这样爱你

母亲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母亲的身影淹在一层夕照的金粉里,母亲在给我折叠晾干的衣裳。她是来我这里看病的,看手。她那双操劳一生的手,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已严重变形。我站在她身后看她,听到她间或地叹一口气。母亲在叹什么呢?我不得而知。待她发现我在她身后,她的脸上立即现出谦卑的笑:“梅啊,我有没有耽搁你做事?”

自从来城里,母亲一直表现得惶恐不安,她觉得她是给我添麻烦了。她处处小心着,生怕碰坏什么似的,对我家里的一切,她都心存敬意,轻拿轻放,能不碰的,尽量不碰。我屡次跟她说,没关系的,这是你女儿家,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母亲只是笑笑。

那日,母亲帮我收拾房间,无意中碰翻一只水晶花瓶。我回家,母亲正守着一堆碎片独自垂泪,她自责地说:“我老得不中用了,连打扫一下房间的事都做不好。”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女孩时,打碎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一只暖水瓶,我并不知害怕,告诉母亲,是风吹倒的。母亲把我上上下下检查了一遍,看我伤了没有,而后揪我的鼻子,说:“还哄妈妈,哪里是风,是你这个小淘气。”我笑了,母亲也笑了。现在,我真的想母亲这样告诉我,“啊,是风吹倒的”。尽管我一再安慰她没事的没事的,母亲还是为此自责了好些天。

送母亲去医院,排队等着看专家门诊。母亲显得很不安,不时问我要不要去上班。我告诉她,我请了假。轮到母亲看病了,母亲反复问医生的一句话是,她的手会不会废掉。医生严肃地说:“说不准啊。”母亲就有些凄然,她望着她的那双手,喃喃自语:“怎么办呢?”出了医院,母亲跟我叹着气说:“梅啊,妈妈的手废了,怕是以后不能再给你种瓜吃了。”我从小就喜欢吃地里长的瓜啊果的,母亲每年都会给我种许多。我无语。我真想母亲伸出手来,这样对我说:“啊,妈妈病了,梅给我买好吃的。”我小时候病了,就是这样伸着手对着母亲的,我说:“妈妈,梅病了,梅要吃好吃的。”母亲就想尽办法给我做好吃的。有一次,母亲甚至卖了她珍爱的银耳环,给我买我想吃的鸭梨。

带母亲上街,给母亲买这个,母亲摇摇头,说不要;给母亲买那个,母亲又摇摇头,说不要。母亲是怕我花钱。我硬是给她买了一套衣服,母亲宝贝似的捧着,感激地问:“要很多钱吧?”我想起小时候,我看中什么,总闹着母亲给我买,从不曾考虑过母亲是否有钱,我要得那么心安理得。母亲现在,却把我的给予,当作是恩赐。

街边一家商场在搞促销,搭了台子又唱又跳的。我站着看了一会儿,一回头,母亲不见了。我慌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母亲,如果离开我,她将多么惶恐!我不住地叫着妈,却见母亲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梧桐树下,正东张西望着。看见我,她一脸惭愧,说:“妈眼神不好,怎么就找不到你了,你不会怪妈妈吧?”突然有泪想落,我上前牵了母亲的手,像多年前,她牵着我的手一样,我不会再松开母亲的手。大街如潮的人群里,我们只是一对很寻常的母女。如果可以这样爱你,妈妈,让我做一回母亲,你做女儿,让我的付出天经地义,而你,可以坦然地接受。

( 1 )母亲来城里的目的是( )。
A: 让“我”照顾她
B: 探望“我”
C: 照顾“我”
D: 让“我”带她看病
( 2 )能与下面的句子构成前后照应的一项是( )

自从来城里,母亲一直表现得惶恐不安,她觉得她是给我添麻烦了。

A: 母亲坐在黄昏的阳台上,母亲的身影淹在一层夕照的金粉里,母亲在给我折叠晾干的衣裳。
B: 母亲显得很不安,不时问我要不要去上班。
C: 我真想母亲伸出手来,这样对我说:“啊,妈妈病了,梅给我买好吃的。”
D: 大街如潮的人群里,我们只是一对很寻常的母女。
( 3 )“我”突然有泪想落的原因是( )
A: “我”找到妈妈很激动。
B: “我”想起小时候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的情景很感动。
C: “我”没照顾好妈妈,而妈妈还满怀愧疚。
D: “我”担心老了以后,也跟妈妈一样。
( 4 )对文中画线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描写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情,表现母亲的慈爱。
B: 通过描写母亲的语言、动作,表现母亲幽默的性格。
C: 通过描写母亲的语言、动作,表现母亲心思细密。
D: 通过描写母亲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表现母女心意相通。
( 5 )文章主要记叙了母女相处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 6 )文中哪一处的内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D
( 2 )B
( 3 )C
( 4 )A
( 5 )①母亲打碎花瓶自责。②小时候“我”打碎暖水瓶,母亲宽容“我”。③“我”陪母亲去看病,母亲担心影响“我”的工作。④小时候“我”病了,母亲卖了银耳环给“我”买鸭梨吃。⑤“我”带母亲上街,给她买衣服,母亲如获至宝。⑥母女走失后互相寻找,相见后,母亲一脸惭愧。
( 6 )小时候“我”病了,母亲卖了银耳环给“我”买鸭梨吃。母亲不惜一切代价照顾生病的女儿,对女儿深切的关爱之情让人感动。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华佗学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为了(解除 消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 辛苦),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伺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伺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3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经(磨练 锻炼)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籍、挂图。华佗高兴极了,从此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阅读 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突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埋怨
责怪)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 1 )从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

(解除 消除)________痛苦 历尽________(艰辛 辛苦)

(磨练 锻炼)________了 (阅读 攻读)________起

(埋怨 责怪)________华佗

( 2 )用曲线在文中划出最能反映华佗认真学医的两句话。
( 3 )比较下列一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短文中为什么采用前一种写法。

华佗一面耐心地伺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华佗耐心地伺候病人,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

( 4 )华佗能学得一手好医术,靠的是( )
A: 立志与拜师
B: 拜师和勤奋
C: 实践和读书
D: 立志和勤奋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黑熊换鸡蛋

黑熊推着一辆独轮车,在森林里边走边喊:“换鸡蛋!大米换鸡蛋!”

“哟,是黑熊呀!”听见喊声,狐狸大嫂从路边的木房子里钻出来。她拦住独轮车,解开车上的米袋子,看了看说:“好米呀,怎么换?”

“这袋子米要用一筐鸡蛋换。”黑熊瓮声瓮气地回答。

“好吧,你等着,我去取蛋来。”狐狸大嫂说罢,又钻进了木房子。

路边的黑熊,这时在心里悄情地提醒自己:“黑熊呀黑熊,人们都说狐狸狡猾,爱撒谎, 爱骗人,和她打交道, 可得小心点...黑熊正这么想着呢, 狐狸大嫂端着一筐蛋出来了。

黑熊一看,咦!这蛋怎么有大有小?大的比香瓜还大,小的比核桃还小,没等黑熊开口,狐狸大嫂就说了:“这大蛋啡,是大鸡下的;小蛋嘛, 是小鸡下的,没啥奇怪。”

“是没啥奇怪。”黑熊挺不好意思,说:“不过,

“不过什么?”狐狸大嫂瞪了黑熊一眼,说:“看样子你还是信不过我,是吧?你仔细看看,大嫂像骗子吗?”

黑熊仔细一看,可不,狐狸大嫂系着白围裙,穿着红花袄,脸上笑眯眯的,点儿也不像骗子.

“好吧,换啦。”黑熊把一袋大米扛进木房子,又把一筐鸡蛋装上了独轮车。回到家里,黑熊把蛋放在热炕上,他想孵一群小鸡,办个养鸡场。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第一天,从蛋壳里钻出30只小鸟龟。小乌龟离开黑熊家,顺着溪水游走了;第二天,从蛋壳里钻出60条小青蛇,小青蛇哧溜、哧溜爬上山坡,钻进草丛不见了;第三天,从蛋壳里钻出90条小鳄鱼,鳄鱼扑通、扑通跳进湖里,再不露面了;第四天,最大也是最后的一个蛋裂开了,从蛋壳里蹦出一只小鸵鸟,小鸵鸟对黑熊说:“有空到沙漠去找我玩儿,再见!”说罢,迈开长腿跑了。望着满炕的空蛋壳,黑熊“扑哧”笑了,他自言自语地说:“狐狸呀狐狸,真拿你没办法!”

( 1 )黑熊在心里悄悄提醒自己( )
A: 我要换的是鸡蛋。
B: 我要等狐狸出来。
C: 我听说狐狸很狡猾。
D: 我要小心,别上当。
( 2 )狐狸不等黑熊开口就打断它,这是因为( )。
A: 狐狸认为蛋大蛋小没啥奇怪的。
B: 狐狸不让黑熊提问,想骗黑熊。
C: 狐狸性急,不等黑熊开口说话。
D: 蛋里的小动物快要孵化出来了,狐狸很着急。
( 3 )黑熊看狐狸一点儿也不像骗子,这是因为( )。
A: 狐狸的蛋货真价实。
B: 狐狸的样子挺和善。
C: 狐狸没有骗过黑熊。
D: 狐狸说自己不像骗子。
( 4 )望着满炕的空蛋壳,黑熊“扑哧”笑了,这是因为( )。
A: 他最终还是上了狐狸的当。
B: 他办养鸡场的愿望落空了。
C: 他喜欢上了这可爱的狐狸。
D: 他觉得孵出的蛋太有趣了。
( 5 )介绍这个故事主要内容,哪种说法合适?( )
A: 黑熊用-袋米换回了狐狸的一筐蛋。
B: 黑熊换鸡蛋后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C: 黑熊上了狐狸的当,换回来的不是鸡蛋。
D: 黑熊换回一筐鸡蛋,很高兴。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谦虚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好好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高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贡献。”

(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____ 黑暗——________

( 2 )在文中找出三个描写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描写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________

蜡烛________

( 3 )将句子写完整。

蜡烛具备的精神是________。

( 4 )联系上下文,用文中具体的事例理解下面诗句的含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