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江门市新会实验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爱丽丝在哪里不停地打喷嚏?( )
A: 公爵夫人家
B: 大厅
C: 王后的槌球场
下列内容正确的排序是( )。

①在那平静的水面上,铺满了荷叶,碧绿的颜色,像翠玉一般的温厚,呈现出盎然的生机,更像一把把大伞,层层叠叠地伸向远方.

②走近塘边,还能闻到一股清香,嗅一口顿觉神清气爽。荷花荷叶在风儿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响,听着令人心旷神怡。微风吹来,荷花随风摇摆、仿佛在向人们点头微笑.

③午后的阳光下,我们漫步在荷塘周围,绿色的荷叶衬托着粉红色的荷花,看上去仿佛一幅美丽的水彩画映入眼帘

④看着眼前盛开的荷花,我不禁为这些美丽的“出水芙蓉”而陶醉,更为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而自豪.


A: ③②①④
B: ③④②①
C: ③①②④

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选出正确的选项。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这句话是说小女孩在_____中死去。( )

A: 又欢乐又悲伤。
B: 欢乐。
C: 难过。
D: 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表达的感情不相同的诗句是( )
A: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给加下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 1 )何当金络脑。( )
A: 为什么。
B: 何时将要。
C: 值多少。
( 2 )快走清秋。( )
A: 踩踏。
B: 踏步。
C: 走、跑。
( 3 )粉骨碎身不怕。( )
A: 全,全然。
B: 浑身。
C: 也。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bǔ pǔ) 石 ______(ruǐ xīn)

选出恰当的音节和字。

①我紧______(A.根 B.跟)在父亲身后,走出院子,暂______(A.zàn B.zhǎn)时躲在一间僻______(A.bì B.pì)静的小屋里。

②他那披______(A.pēi B.pī)散______(A.sǎn B.sàn)的长头发中间露出______(A.lù B.lòu)出一张苍白有脸,显然是受过了苦______(A.形 B.刑)了。

根据诗意填空。
( 1 )“好雨知时节”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可以看出雨是好雨。
( 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将早春细雨下的景色与烟柳满街的景色作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______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______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②这汤______没加作料,______我们觉得没有比这更鲜美的了。

③老班长对小梁说:“你______知道了,______不要再告诉别人了。”

④指导员对老班长说:“______多么艰苦,你______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课外阅读。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 1 )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
( 2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B: 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
C: 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D: “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阅读《回乡偶书》(其二),感受贺知章的乡愁。

回乡偶书(其二)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1 )从题目中的“________”字可以看出,诗人写这首诗是有感而发,随感所想。
( 2 )诗的前两句中,体现诗人离家数十载,家乡世事变迁的词语是“________”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________)(填序号)。

A.悲伤 B.慨叹 C.凄凉 D.哀怨

( 3 )下列对后两句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句从人事变化转到了景物描写上,借物是人非来表达自己的感慨
B: 诗句运用反衬的手法,以“湖波不改”反衬“半消磨”,加强了诗人的感情
C: 诗人写门前的镜湖,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
D: “春风不改旧时波”中“不改”的不仅仅是微波粼粼的镜湖,还有诗人的乡情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查看原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月的槐乡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冈冈,好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桌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跨 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浓白……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 侵)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有哪位小朋友走进槐乡,他呀,准会被香气熏醉,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精白粉拌槐花蒸的。若吃咸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小朋友临走的时候,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塑料袋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 灌)清亮亮的槐花蜜。
五月,洋槐开花了,槐乡的小妞儿变得格外俊。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往嘴里(赛 塞)上一把,甜滋滋、香喷喷的……
( 1 )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抄下来。

①ABB式:白莎莎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②AABB式:山山洼洼 ________ ________

( 2 )在短文中选择括号里恰当的字。

(跨 挎)________走 (浸 侵)________在

小________(罐 灌) (赛 塞)________上一把

( 3 )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的词语。

①他呀,会被香气熏醉。________

②槐乡的小妞儿变得格外。________

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塞的全是槐花。________

( 4 )照样子写句子。

若吃咸的,就浇上麻油、蒜泥和陈醋;若吃甜的,就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可好吃了。

若________,就________;若________,就________。

( 5 )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发挥想象,续编一个合理有趣的故事。要求:语句通顺,重点突出,题目自拟,550字左右。

熊猫贝贝住在气候温暖的中国四川,企鹅乐乐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它们都是网迷,经常用QQ聊天,经常发电子邮件互相问候,成了一对亲密无间的网友。这不,熊猫的生日快到了,热情的企鹅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熊猫兄,你的生日快到了,特送上南极特产——南极冰一块,望笑纳。熊猫贝贝喜不自禁,高兴得又蹦又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冷冷清清”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