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4年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给带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1 )身( )
A: 容纳、包容
B: 宽容
C: 准许
D: 形貌
( 2 )忘( )
A: 稀薄
B: 不浓不闲
C: 浅
D: 冷淡
E: 营业部旺盛
( 3 )险( )
A: 向外透往上升
B: 不顾
C: 冒失
D: 冒充
下列适合填在横线上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老师的培育深情,我们将永远铭记。


A: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B: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C: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易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弓(zhuó) 若(fú)
B: 花(ruǐ) 而不舍(qiè)
C: 鸿(hú) 信手来(niān)
D: 盘(yù) 然而止(jiá)
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文坛可谓是异彩纷呈,涌现了许多文学大师,请选出这些大师与国籍对应正确的一组:( )
A: 法国的左拉、莫泊桑,
B: 英国的哈代、契诃夫
C: 美国的马克?吐温、雨果。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C: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 孰/为汝/多知∕乎?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按课文内容填空。
( 1 )成功的合作________要有________,要尽力做好________,而且还要________,心中想着集体,有________的精神。
( 2 )作者为了说明有成效的合作,他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
照样子,写词语。

暖烘烘、______、______、______

又冷又黑、______、______、______

多音字组词

曲qǔ______ qū______ 乐yuè______ lè______

先把课文中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_空______惯 追______求______ ______独有______

见______知______ 不可______ ______ ______而不舍

①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没少开班会,我们对此早已经______了。

②比喻做事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的词语是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1 )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________(填地名)时所作。
( 2 )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B: 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C: “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
D: 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
( 3 )“________”这几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
课外阅读。

瀑布联句

[唐]香严闲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 1 )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
( 2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B: 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
C: 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D: “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内阅读

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蕊吐着幽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艳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

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清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

多么突兀的秀色啊!,(竟、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豪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笑得那么爽朗、欢畅。那是一种胜利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查看原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师,您走好……

1998年11月13日,广州市十六中57岁的李新源老师,写下最后一行板书后,轰然倒在讲台,再也没有醒来!

作者一边哭,一边断断续续地写下了这篇稿子。她说,就以这篇文章为李老师送行。

①老师,您走的时候,我们聚在操场上,一个个肃然而立。女生的眼泪一行又一行,男生也个个眼睛湿润。目送您离开校门的一刻,不知是谁带头擦干了泪水,大家没有恸哭,只是静默地为您送行。您一生为学生的牵挂太多太多,今天,一定要让您安心地离开。

②阳光穿过云层,赶来为老师方面军行,老师,您披一绺阳光上路吧。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③送走您,我们回到教室,泣不成声地抄您留下的板书。班长忽然站起来,缓缓走上讲台,用手擦去“离高考还有188天”的标语,然后执起一根粉笔,重重地写下了“ 1998年11月13日”。

④最后一堂课的情形一次次地在同学脑中重现:上课铃响过10分钟,您由班主任搀扶着出现在教室门口。您依旧和蔼地笑着,但显得那么吃力。您坚持写板书,直到挺不住,想坐下来歇歇,但是还没坐稳,就一头栽倒在地。

⑤同学们围在您身边喊您,给您擦汗,但您浑然不知。老师,您就这样,在讲台上为生命画上句号吗?

⑥老师,您听见您的学生的呼唤了吗?我们的眼眶情不自禁地多次决堤,随着泪潮涌来的是往日一个接一个的片段:

…………

( 1 )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泣不成声:________

浑然不知:________

( 2 )读句子完成练习。“您如阳光,一辈子都在照耀别人。”

①这句话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②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③这句话表达了学生________.

④请你依照这句话写一句赞美自己的老师的话。

( 3 )细读第③段,分析这段是属于( )描写。(填写序号)
A: 心理描写
B: 动作描写
C: 外貌描写
( 4 )“老师,您就这样,在讲台上为生命画上句号吗?”说明了老师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你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在小学的六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让你特别难忘的事情。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些事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难忘的一件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拟定题目,反映自己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

要求:

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句通顺,书写整洁。400字以上。

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烧灼双眼的不仅是阳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