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面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茅(yán) 田(qí) 环(rǎo)
B: 排(tà) 山(ɡuō) 天(yá)
C: 颠(bó) 气(táo) 莺(tí)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是( )
A: (bó)林 (cī)笑
B: (kā
下列诗句中,与儿童无关的一项是( )
A: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B: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扬水平,取得佳绩。
B: 为了防止结核疫情不再反弹,上级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D: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柔美 酒脱 境界 回味 乐趣
B: 衣裳 彩虹 飞弛 礼貌 拘束
C: 举杯 羞涩 摔跤 宅院 印像
D: 草原 线条 马蹄 愁怨 模糊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

形容经过许多艰苦困难。______

多音字组词

那nà______ nǎ______

为wèi______ wéi______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味相投 无______无靠 ______手好闲

______无人烟 无______无虑 ______无其事


形近字组词

憋______ ______ ;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 缔______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①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②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 1 )“移舟泊烟渚”的“泊”字的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 2 )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 借景抒情
B: 托物言志
C: 借物抒情
( 3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________
课内拓展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1 )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 逶迤——________

磅礴——________ 云崖——________

( 2 )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
( 3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 4 )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
( 5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B: 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C: 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 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阅读理解

可燃冰

①可燃冰是一种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由于它含有大量甲烷气体,可以直接燃烧,因而俗称可燃冰。

②形成可燃冰,第一是低温,一般要求温度低于10°C;第二是高压,一般要求压力大于10兆帕;第三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天然气供给;第四是地层中要有充足的孔隙空间。

③可燃冰有的分布在极地地区,它们主要是在低温和较低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已发现的极地可燃冰主要分布于北极圈内,例如加拿大北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的永久冻土带。另一种则广泛分布于海洋中的海底,主要蕴藏于大陆水深较大的大陆坡、海山、边缘海深水盆地以及内陆海中。据透露,中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由于海洋的面积大于永久冻土带面积,而且气源供给更为充分,因此海底可燃冰的资源总量大于极地可燃冰资源量。

④可燃冰里蕴藏丰富的甲烷,极具开采价值。中国科学家从水深1.2千米的海底提取出样品。计算出1立方米的可燃冰等同于160立方米的气态天然气。汽车加100升天然气能够行驶300公里,而加入100升“可燃冰”理论上则可跑5万公里。显然,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以目前的消费速度,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至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⑤然而,专家担忧可燃冰产业化开采,会造成甲烷泄露。甲烷可能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倍。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会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可燃冰分解引起的海底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海底生态环境恶化而殃及海洋生物。

⑥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科学家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 1 )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内容。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列出第②到⑤自然段的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一(价值)→________

( 2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由天然气(主要是甲烷)和水组成的外形像冰的白色固体物质就是可燃冰。

②可燃冰大部分分布在极地地区,还有少部分分布在海洋中的海底。

③全球可燃冰中蕴藏着大约280万亿到2800万亿立方米甲烷。这意味着,可燃冰储量可以满足80到800年的全球天然气需求。

( 3 )第④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________。
( 4 )“海底可燃冰的分解可能会造成海底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这句中的“可能”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查看原题]阅读理解。

壮哉——三峡大坝

①三峡大坝坝顶全长2309.47米,坝顶高185米,泄洪坝段长483米,是世界水利建筑规模最大的大坝。走在坝顶的水泥地面上,你会觉得和走在大街上没什么两样,可是当你回顾大坝的百年梦想,几十年的论证,十几年的建设,这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会让你的每一步脚印都在丈量着我们民族的勇气,会让你的每一缕目光都能闪现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②登上海拔185米高的坝顶,近距离向下俯视大坝泄洪的场景,我们不由得惊诧了:奔腾的洪水似出海的蛟龙,腾空而起,雷霆万钧,白浪滔天,在泄洪点掀起巨大的旋涡,宽阔的江面水珠飞溅,水雾蒙蒙。阳光直射下来,似有彩虹依稀可见,而眺望远处的长江,江面静如湖水,在微微的山风里波光粼粼。这动与静的组合,宛如贝多芬的《命运》与舒伯特的《小夜曲》交相辉映,让你震撼,让你沉醉!

③江风徐徐,浪涛拍岸,徜徉在大坝的怀抱,不由得想起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词句:“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是啊,这一份殊荣,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是我们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④遥望三峡,感受大坝的巍峨,领悟着一种人定胜天的伟大奇迹,沸腾的思绪始终难以平静下来,三峡大坝功在千秋,也必将随着它的巨大作用而载入世界史册!而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也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奋发图强!

( 1 )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徜徉________ 宛如________ 雷霆万钧________

( 2 )第②段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词写出了观看泄洪时的感受;第④段作者用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遥望大坝的感受。
( 3 )“壮哉——三峡大坝”,三峡大坝的“壮”体现在哪里?
( 4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三句出自毛主席的词《水调歌头·游泳》。你还知道毛主席的哪些诗词?请写出两句。
( 5 )这时,如果你站在三峡大坝坝顶,会想些什么?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正如课文《竹节人》里的故事一样,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因为有了,玩具、音乐、读书、旅行、梦想、诚信、创意、集邮、美食,甚至养花、养狗等,变得更美好。请你以“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写一篇习作,字数在450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要的是情操Ф不是离骚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