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六年级 > 期末考试

2021年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10 20 20 20 30 100
得 分
一、 单选题(分值:10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红因为唱歌很动听,所以跳舞很美妙。
B: 老师夸耀我们班纪律好。
C: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我背你走!”
D: 是否坚持锻炼,是健康的保障。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沮丧 洒脱 沸腾 自作自受
B: 日寇 豪迈 汇集 粉身碎骨
C: 奋战 疙瘩 干燥 念念有词
D: 惊荒 呻吟 枯萎 景然有序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B: 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C: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
D: 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下面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一下变了脸色。(拟人)
B: 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比喻)
C: 我的心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夸张)
D: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么努力地成长呢?(反问)
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 ③②①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①④
D: ④③①②
二、 填空题(分值:20分)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抖开______ 盯住______ 逗引______

______地跑着 ______地望着 ______地下着。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 1 )①bǎi ②bó

在德国首都________林的郊外有一片森林,种满了松树和________树。

( 2 )①nán ②nàn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了________以想象的灾________。

( 3 )①chuānɡ ②chuànɡ

多年夜以继日的辛苦工作让居里夫妇在科学领域________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________伤。

小练笔。(选做题)

请你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根据下面的中心意思写一段话。

冬天是个神奇的魔术师。你看,______

按课文内容填空。
( 1 )山洪________着,像一群________的野马,从山谷里________,________。
( 2 )老汉________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________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 3 )村庄惊醒了。人们________,却一脚踩进________。是谁________ 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________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________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三、 诗歌鉴赏(分值:20分)
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 1 )补全诗句。
( 2 )读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写在________(地点)上的诗。
( 3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院的景致,其中,“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洁净,“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 4 )诗的后两句中,“排闼”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一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这两句诗的内容两两相对,是对偶句:“一水”对“两山”,“护田”对“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
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 1 )把诗句补充完整。
( 2 )找出中心句。
( 3 )“千山”在诗句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万水”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 4 )这首诗是的作者是________。这首诗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_____精神。其中表现红军把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 现代文阅读(分值:20分)
[查看原题]课外阅读。

阳光下的守望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 庄重)。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
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漠然 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 1 )选择括号内合适的词语。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守望:________

炙热:________

( 3 )段①和段⑦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分别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描写的。
( 4 )文中哪一处描写最让你感动?用直线画出来,并说明为什么感动?
( 5 )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少于30字)[查看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又到秋天

初秋的早晨已变得沉静,太阳也姗姗来迟了。天空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青灰,略显着忧郁的神情。秋天收敛起张扬,进入了沉思。

我们每每会被季节里异彩纷呈的景致感染,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而我,似乎对秋天情有独钟;到了秋天,心中会自然涌动起一股缠绵的情谊。并且,只有到秋天,才会产生浓浓的醉意。我在秋天里徜徉,在秋天里沉醉,又在秋天沧桑的目光中,去感受她的静谧与安详。

秋天深情的回眸,是否会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岁月?我们曾经蒙昧无知,我们曾经天真无邪;我们曾经在无忧无虑中沐浴灿烂的阳光,呼吸洁净的空气;我们又曾经在童年的梦里编织绚丽的彩虹。

(有删改)

( 1 )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姗姗来迟:________

②无忧无虑:________

( 2 )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在短文中找出来。
( 3 )“我”喜欢秋天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 4 )对短文最后一段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主要写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
B: 写出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
五、 写作题(分值:30分)
[查看原题]小练笔。(选做)

课文中的老汉因事迹突出,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你根据下面颁奖词的提示补充内容,准确陈述与评价他的感人事迹。

他,是一位普通的党支部书记。他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100多条男女老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