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 1 )补全诗句。
( 2 )读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写在________(地点)上的诗。
( 3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院的景致,其中,“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洁净,“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 4 )诗的后两句中,“排闼”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一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这两句诗的内容两两相对,是对偶句:“一水”对“两山”,“护田”对“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答案:

( 1 )茅檐长扫净无苔;一水护田将绿绕
( 2 )【第1空】湖阴先生家的屋壁
( 3 )【第1空】净无苔
【第2空】花木成畦
【第3空】手自栽
( 4 )【第1空】推开门
【第2空】排闼
【第3空】将绿绕
【第4空】送青来
【第5空】两个黄鹂鸣翠柳
【第6空】一行白鹭上青天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理解及分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1 )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
( 2 )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
( 3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
( 4 )这首诗

2、六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完成练习。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1 )诗中哪一句点明了标题?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标题?
( 2 )①“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

②写出你能联想到的同样是表达这种“愁”的诗句。

( 3 )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

3、六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题临安邸

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

(三)示儿

死去元知________,但悲不见________。

王师北定________,家祭无忘________。

( 1 )把诗句补充完整。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

③死去元知________,但悲不见________。王师北定________,家祭无忘________。

( 2 )判断正误。

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代著名将领李广。

②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市。

③“示儿”的意思是把事情摆出来或指出来给儿子看。

④《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

( 3 )填空。

①《出塞》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_生活的诗,其中第一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应理解为________。

②《题临安邸》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在________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________,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________。

③《示儿》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诗人在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表达了他________的生死观。第二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就是________。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