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1 )在《七律 长征》上用“/”划分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朗读重音。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诗
答案:
( 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2 )【第1空】红军不怕远征难
( 3 )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勇抢大渡(飞夺泸定)、喜踏岷山。略
( 4 )【第1空】抒情
【第2空】七律
( 5 )C
1、六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 1 )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①凉月如眉挂柳湾。________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
②越中山色镜中看。________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
③兰溪三日桃花雨。________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 2 )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①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②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 3 )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①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②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
③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
④“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
2、六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赏析感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4 )根据理解完成填空。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 5 )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六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 | 查看答案解析
(一)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题临安邸
________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________。
(三)示儿
死去元知________,但悲不见________。
王师北定________,家祭无忘________。
( 1 )把诗句补充完整。①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不教胡马度阴山。
②________,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
③死去元知________,但悲不见________。王师北定________,家祭无忘________。
( 2 )判断正误。①“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代著名将领李广。
②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市。
③“示儿”的意思是把事情摆出来或指出来给儿子看。
④《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
( 3 )填空。①《出塞》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_生活的诗,其中第一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应理解为________。
②《题临安邸》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在________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________,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________。
③《示儿》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诗人在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表达了他________的生死观。第二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就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