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10 | 20 | 2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查看原题] 对“知音”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能弹出美妙音乐的人 B: 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C: 能听懂别人弹琴的人 D: 对音律有研究的人 |
2、[查看原题] 选出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放肆(sī) 宁笑 揪(jiū)出来 B: 搀(cān)扶 豹子 瞪(dèng)眼 C: 祭奠(jì diàn) 呻吟 折(zhé)回来 |
3、[查看原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桑娜去( )生病的邻居,发现西蒙已经死了。 ②上课时,我们要集中精力学习,不能四处( )。 ③站在山顶上( )远方,不禁让人神清气爽。 ④夜晚,( )天空,群星灿烂。 A: 仰望 探望 张望 眺望 B: 眺望 张望 仰望 探望 C: 探望 眺望 张望 仰望 D: 探望 张望 眺望 仰望 |
4、[查看原题] 六(1)班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赏书法、练好字,传承传统文化”。请你和他们一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相应的题目。 ( 1 )书法家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根据这些特点可判断 是他的作品。( ) A: ![]() B: ![]() C: ![]() D: ![]() ( 2 )陈雯琦的作品入选了书法展览,下面名言能用来评价她专心做事的精神的是( )。 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C: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D: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
5、[查看原题] 下面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B: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C: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问。 D: 处士/笑/而然之。 |
1、[查看原题] 读拼音写词语。
| ||||||||||||||||
2、[查看原题] 看拼音,写汉字。 shēn______吟 jiū______心 xī______灭 xiān______起 | ||||||||||||||||
3、[查看原题] 为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 1 )居高临下________ ①靠近 ②对着 ③来到 ④将要 ( 2 )不假思索________①不真实 ②借助 ③非正式 ④休息日 ( 3 )翠色欲流________①想要 ②将要 ③希望 ④贪心 ( 4 )大举进攻________①提出 ②推选 ③动作 ④抬起 | ||||||||||||||||
4、[查看原题] 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唏嘘 :______ 震耳欲聋:______ 膨胀:______ 炯炯有神:______ |
1、[查看原题]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 山 夜 月 于史良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 2 )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照应了开头的“__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3 )说说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思。 |
2、[查看原题] 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 1 )补全诗句。( 2 )读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写在________(地点)上的诗。 ( 3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院的景致,其中,“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洁净,“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 4 )诗的后两句中,“排闼”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一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这两句诗的内容两两相对,是对偶句:“一水”对“两山”,“护田”对“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 |
理解感悟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 1 )结合句子理解加横线字的意思。再生:________ 滥用:________
血 凝 红 叶
峡谷中,座落着一座低矮(简单 简朴 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 悲伤 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赴刑场途中,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唱着歌向人们诀别:“民众的旗,血红的旗,收殓着战士的尸体,尸体还没有僵硬,鲜血已染透了旗帜……”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里,那一年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威严如铁……她没有死,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愤怒的火焰,情不自禁地想从洒着赵一曼同志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带走我对英雄的思念。我采撷了一片柞叶,珍惜地夹在我带着的笔记本里……
这一片红叶呀,不是可做我最珍贵的书签吗?书签,凝结着赵一曼烈士的斑斑血迹,我把它珍藏在身边……
( 1 )在1、2自然段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①血泊
A. xuè pō B. xuè pò C. xié bō
②屹立
A. pì lì B. qì lì C. yì lì
( 3 )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解释下列词语。①目光炯炯:________
②情不自禁:________
( 4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