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世界水资源

①地球的水资源分别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分布在地球表面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其总量是很大的,约有13.86×1014立方米。然而,这些水资源中有97.5%是海水,而淡水总量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5%。况且,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冰雪固态淡水和深层地下水等的利用都非常有限。所以,可方便利用的、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关系密切的淡水储量大约只有4×1012立方米,仅占水总量的11%,约占总水量的0.3%。可见,尽管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根少。

②中国是严重缺水国,人均储水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大部分的水资源集中在南部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用水量增长迅速。1949年用水总量为1031亿立方米,2004年増加到5548亿立方米。在2004年的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占11.7%,エ业用水占22.2%,生态用水占1.5%,而农业用水则占到64.6%。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有45%,与节水先进国家70%~80%的高利用率差距明显。如果2030年我国南北方人口仍按现在的53.5:46.5的比例分布,那么按人均需水量计算,北方地区的需水总量将达到每年3720亿立方米,这已经达到我国北方目前水资源总量的90%以上,北方地区将几乎无水可用,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无法保证。

③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不仅打破了人们曾经认为的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梦,而且水资源正在取代石油成为在全世界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统计,当今世界上已有20多亿人口正面临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全球已经有四分之一人口面临着一场为得列足够的饮用水、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的争斗。这场因为水资源而展开的争斗不仅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甚至村庄与村庄之间。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三分之二人口因严重缺水而面临动荡不安的局面。水资源引发的危机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 1 )阅读第①段,说说“全球水资源总量很大”,而“实际上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却很少”的原因。(请从文中选出两个要点作答)

要点一:________

要点二:________

( 2 )这篇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说明对象的特点是________。
( 3 )这说明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 4 )下面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分别解决第②段中的哪两个问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农村正在积极推广“地膜盖”“滴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技术。采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

材料二:我国政府已启动“南水北调”工程,竣工后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的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每年供水约100亿立方米。

材料一可以解决:________

材料二可以解决:________

( 5 )阅读第③段,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考点:

说明文

答案:

( 1 )【第1空】淡水总量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5%。
【第2空】世界淡水储量中很大一部分又是集中在两极、冰川和深层地下。
( 2 )【第1空】水资源
【第2空】全球水资源严重短缺
( 3 )【第1空】列数字
【第2空】作比较
【第3空】举例子
( 4 )【第1空】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低的问题。
【第2空】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问题。
( 5 )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正在引发社会危机。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看京剧

①1995年9月7日,前门饭店梨园剧场。

②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③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的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________,用脚打起了拍子。

④《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________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搏得了满场喝采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________,情绪高涨。

⑤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________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 1 )解释下列词语。

出神入化:________

鹤发童颜:________

( 2 )依次填入上文句中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轻歌曼舞 眼花缭乱 目瞪口呆 情不自禁
B: 燕语莺声 应接不暇 目瞪口呆 不由自主
C: 歌舞升平 目不暇接 瞠目结舌 情不自禁
D: 轻歌曼舞 应接不暇 瞠目结舌 不由自主
( 3 )指出④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过来________、________
( 4 )从文中找出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句子。
( 5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

父亲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现代文阅读

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这间病房十分窄小,仅能容下两张病床。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

其中一位病人经允许,可以分别在每天上午和下午被扶起身来坐上一个小时。这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

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在病床上。当然,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借以消遣,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

每天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渐渐地,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就成了他和同伴生活的全部内容了。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能得到这种机会呢?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就变得愈加强烈。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漱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

稍过几天,剩下的这位病人就提出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接着离开了病房,剩下他一个人静静地躺在那儿。

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只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

……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不靠商的那个病人心态变化的过程。

享受→________→________→愈加嫉妒→________→满意

( 2 )文中两次提到了,不靠窗病人“盯着天花板”,第一次是( ),第二次是( )。

A.同伴需要救助时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心态

B.被“为什么自己不能得到这种机会呢?”的念头折磨得很痛苦的心态

C.听同伴描述窗外景象时满足、享受的心态

( 3 )这篇小说用了很多笔墨去描写靠窗的那个病人,临死前的情景。读到那里,你能感受到什么?
( 4 )小说的结尾大多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巾,这篇小说的结尾又是怎样的呢?根据小说内容,你认为最合适的结局是( )。说明理由。

A.他看到了之前病友所捕述的一切 B.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墙

C.他看到了一条河和一座桥 D.窗外的世界很精彩

我的理由:________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