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节选)

叶圣陶

爬爬歇歇直到冰壶洞口,进了洞就得往下走。工友提着汽油灯在前边引导,我留心脚下,踩稳一脚再挪动一脚,觉得往下走也不比向上爬轻松。

忽然听见水声了,再往下没有多少步,声音就非常之大,好像整个洞里充满了这轰轰的声音,真有逼人的气势。就看见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吐出来的地方石势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悬空,上狭下宽,高大约十丈。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形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当时的感觉实在难以描述。

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万支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这个比拟是工友说给我听的,听了他说的,抬头看瀑布,越看越有意味。这个比拟比较把石钟乳比做狮子和象之类,意境高得多了。

在那个位置上仰望,瀑布正承着洞口射进来的光,所以不须照灯,通体雪亮。所谓残星,其实是白色石钟乳的反光。

这个瀑布不像一般瀑布,底下没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双龙洞泉水的上源。

(选自《叶圣陶作品精选:稻草人》,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飞珠溅玉”的意思是________,在文中描写的是________的景象。
( 2 )作者说的“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指的是什么?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假如你在这样的境界里,会有怎样的感觉?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吧。

________

( 3 )阅读选文的第3自然段,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这时作者看瀑布是仰望的。________

②“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写出看瀑布的时间是黎明。________

③“千万支银箭”指的是瀑布的水流。________

④作者说这个比拟“意境高得多了”是在批评双龙洞。________

( 4 )下面的文字出自徐霞客的游记,从内容看,可以知道描写的是( )

忽闻水声轰轰,秉炬而下,则洞之中央,一瀑从空中下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彩。

A: 双龙洞
B: 冰壶洞
C: 双龙洞和冰壶洞
( 5 )通过阅读,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考点:

词义 成语 课文内容理解 记叙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

答案:

( 1 )【第1空】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
【第2空】冰壶洞里瀑布飞流而下,水珠四溅
( 2 )【第1空】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形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
【第2空】我感觉瀑布似万马奔腾,又像银河决堤。
( 3 )【第1空】正确
【第2空】错误
【第3空】正确
【第4空】错误
( 4 )B
( 5 )我体会到作者对冰壶洞瀑布的喜爱和赞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流风景胜地——漓江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之一,千百年来它不知使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其中。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闻名中外。

漓江风景区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流风景胜地。这一带峰峦耸秀,碧水如镜,青山浮水,倒影翩翩,两岸景色犹如百里锦绣画廊。沿途景点多得令人目不暇接,景色无比秀美,单是那江里的倒影,就别有一番情趣。那水里的山,比岸上的山更为清晰,而且因为水的流动,山也仿佛流动起来。山的姿态,也随着船的位置的变化,不断变化。

漓江景色之奇还在于山光水色之变化,在清晨,在中午,在黄昏,各有其姿,变化万千。尤其是在春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动着一层轻纱般的雨丝,这时的山水就更具有一种朦胧之美。

( 1 )给下面的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A.如:①如同。②还。________

B.陶:①喝酒过多,神志不清。②沉迷,过分地爱好。________

( 2 )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①全世界一致认为。________

②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________

( 3 )找出具体描写水中倒影的语句。
( 4 )细读短文,填空。

①桂林山水以________四绝闻名中外。

②“漓江景色之奇”主要指________

( 5 )短文主要写了( )
A: 桂林的山上的美丽景色。
B: 桂林山水的“四绝”。
C: 桂林漓江风景区的奇丽景色。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芳草地。

一个母亲的心

①见到江生时,他蜷躺在靠窗的病床上,床边坐着他瘦弱的母亲,母亲正认真地向他描述窗外的情景:“今天天气多好啊!看,阳光都照到你床上了。窗外,油菜花开了,金灿灿的一片。草坪上……咦!那不是小玉吗,她跟你得的是一种病,这不,现在自己能在院子里散步了……”

②病房的窗外其实是一堵光秃秃的墙,什么都没有。江生的脑肿瘤压迫了视神经,入院时他已经失明,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性。可这位坚强的母亲不愿放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在大路边摆摊卖鸡蛋饼,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已卖掉了居住的房子,还卖过血……

③街邻亲友都不忍心与她照面。她无论见到谁,都会上前拉住他的手(要求 恳求)

道:“给我儿子打个电话吧。”她对儿子说:“瞧,那么多人关心你呢!”

④她日复一日地陪着病床上的儿子,默默地坐在床边看着儿子接听自己(精心 用心)安排的来电。

⑤谁都难以相信,她能接连几天通宵不眠,四处奔走,打听儿子同学、朋友的住址。“给我儿子打个电话吧。”她说。

⑥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江生还是在一个静悄悄的黎明走了。

⑦大路边,人们又看到了那个卖鸡蛋饼的手推车和那个更瘦、更憔悴的身影。儿子那部手机伏在母亲胸口贴身的布袋里。

⑧每个清晨和黄昏,她胸口那部手机都有人发来问候的信息:“妈妈,我们爱你。”

( 1 )联系上下文,选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 2 )母亲从没放弃身患绝症的儿子,为了儿子她( )。(多选)
A: 卖掉了房子、卖血
B: 陪儿子看油菜花,在草坪上玩耍
C: 时常打电话给朋友
D: 日复一日地陪伴,跟儿子聊天
( 3 )画“__”的部分是________描写。从这段文字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填序号)。

A.窗外景色很美丽B.那位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C.儿子的病会好起来

( 4 )选文塑造了母亲瘦弱却坚强的形象,请仿照例子在方框处作批注。

( 5 )结合选文,说说为什么大家都给这位母亲发信息。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藤七

很多植物都是春天开花,而藤七花却是在初冬怒放.当别的花草都凋谢的时候,藤七花反而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挂满藤上.A那一串串白色的小花,在风雪中昂着头,像是在向抽严寒挑战.藤七花不及牡丹美丽鲜艳,也比不上玫瑰妩媚,它在绿叶的衬托下,显行朴素、淡雅.你走近它的跟前,还能闻到一阵阵舒心的清香.

到了冬至,藤七花谢了,一个个小藤七冒了出来.B它们有的像好奇的男孩伸长了小脑袋,偷偷地看着这陌生的世界;有的却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树叶背后不肯出来……

藤七果生长的时候更加有趣。第一个果实长熟了,在它的头上就会长出第二个果实.第二个果实长大了,又会长出第三个果实.这样一个接一个地长到五六个时,就不再长了.C冬末初春的时候,藤七已经是“子孙满堂”了.

听人说,藤七果嫩的时候,根部有一种粘手的液体,不能摘,摘了第二年就不会再长藤七果了.藤七果老了,根部没有液体了,便可以摘下来.

那一个个灰泥色的藤七果,虽然没有令人心醉的香味,也没有使人赏心悦目的色彩,但它的作用却很大:把成熟的藤七果捶烂,敷在伤口上,可以去瘀止血,消肿镇痛;经常饮用藤七果泡制的药酒,可以舒筋活络,是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病的良药.

( 1 )藤七开花的时间________,藤七开花时的样子(用文中词概括)________,花和藤七果实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 2 )第3自然段是围绕着第________句话写的.
( 3 )短文按藤七开花→生长→作用的顺序分为三段,应是( )
A: 1‖2‖3-5
B: 1‖2-3‖4-5
C: 1‖2-4‖5
( 4 )文中划线的三个句子是比喻句的是________.
( 5 )认真读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藤七果的作用很大:把________藤七果捶烂,敷在伤口上,可以________,________;经常饮用藤七果泡制的药酒,可以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的良药.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