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阿炳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江苏无锡东亭人,当地雷尊殿道士华清和(号雪梅)之子。

华雪梅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而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司鼓手)。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手指被琴弦勒出血痕,手指上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也比一般的弦粗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是分不开的: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布“小天师”。

(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罕见——________ 索性——________ 天赋________

( 2 )读一读,填空。

阿炳,原名________。在一个月光如水的________之夜,阿炳在惠山二泉边触景生情创作了一首不朽的乐曲——这就是后人整理并定名为________的二胡曲。

( 3 )阿炳学二胡的精神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加以概括?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
( 4 )读了课文和这篇短文,我们要学习阿炳________的精神。

考点:

语段阅读 二泉映月

答案:

( 1 )【第1空】稀少
【第2空】干脆
【第3空】天资
( 2 )【第1空】华彦钧
【第2空】中秋
【第3空】二泉映月
( 3 )曲子美、感情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 4 )【第1空】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一只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断了线的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对,人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个“飞”向空中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行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20多年前,奋力追赶飘荡在空中的断了线的风筝的那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 1 )世界上第一架螺旋桨飞机诞生于________年,发明者是________。
( 2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中的“这番情景”指的是________。
( 3 )请仔细地读短文,把描写莱特兄弟努力把自己的幻想变成现实的语句用“________”画下来。
( 4 )读了短文,你想对当初挖苦莱特兄弟的过路人和莱特兄弟分别说什么?请写下来。

对过路人说:“________”

对莱特兄弟说:“________”

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五分钟准备!”

②“一分钟准备!”

③“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④“点火!”

⑤“起飞!”

⑥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 1 )如果把课文分成“①准备发射、②发射、③发射成功”三部分,上述文字写的是第________部分。

( 2 )用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 3 )上文①-⑤小节能否改成“五分钟后、点火、起火”这样简洁的文字,为什么?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象是泰国的国宝。这个国家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

在国内看大象,都是在动物园远观,人和象离得很远。在泰国,人和象之间没有距离。很多次,我和象站在一起,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象的鼻息喷到了我的身上。起初我有些紧张,但看到周围那些平静坦然的泰国人,神经也就松弛了。在很近的距离看大象,我发现,象的表情非常平静。那对眼睛相对它的大脑袋,显得极小,目光却晶莹温和。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

(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①近义词:起初——________

②反义词,紧张——________

( 2 )用“________”画出每段的中心句。
( 3 )读句子,回答问题。

①被驯服的大象走出丛林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当地生产、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的日子。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②和这样的目光相对,你紧张的心情自然就会松弛下来。“这样的目光”指的是怎样的目光?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