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独享“体罚”之秘密

①在我们镇上住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让大家都服膺于心。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的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②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③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慌慌张张向讲台望了一眼—- -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⑤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了老师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您宽恕”)

⑥“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签。“考试作零分计,而且——”

⑦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⑧她呀我们分别站在办公桌的丙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⑨我哆哆啸啸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自己没挨揍,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鸣咽。

⑩“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⑪“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了?”

⑫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揍呀!”

⑬怎么?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啦!”哦,原来如此。

⑭——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 1 )“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从“照例”和“著名”你能看出什么?弗洛斯特女士的这个举动意味着什么?
( 2 )从画线句中“首先”一词可以看出什么?这个周末“我”为什么觉得“漫长难熬”?
( 3 )找出上文中与“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相照应的句子。
( 4 )写出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①“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________

②“考试作零分计,而且——”________

③——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________

( 5 )作者在塑造弗洛斯特女士时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她能“走进众人的心底”是因为________。
( 6 )短文中的“体罚”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次“体罚”是一种享受呢?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她经常这样做、许多人都见识过或领教过板子的滋味;谁要是不诚实,是要挨板子的。
( 2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代价,后边还要受惩罚;“我担心,害怕老师知道了“我”作弊会严惩“我”,因此心神不安,度日如年。
( 3 )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 4 )【第1空】表示话题的转换
【第2空】表示音的延长
【第3空】表示总结上文
( 5 )【第1空】语言
【第2空】动作
【第3空】她懂得教育艺术,对每个孩子都充满爱心
( 6 )老师用木板抽打装了垫子的椅子; 没有肌肤之痛且感受到了老师的爱。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做陶器(节选)

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合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合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

我大缸做得不成功,但那些小器皿却做得还像样,像那些小圆罐、盘子、水罐、小瓦锅等等,总之,一切我随手做出来的东西,都还不错,而且,由于阳光强烈,这些瓦罐都晒得特别坚硬。

但我还没有达到我的最终目的。这些容器只能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流质放在火上烧,而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过了些时候,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大堆火煮东西,煮完后我就去灭火,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块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控制火力,给自己烧出几只锅子来。

( 1 )鲁滨孙是在________发现了烧制陶器的方法。
( 2 )鲁滨孙制造陶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 3 )通过不懈的努力,鲁滨孙终于成功了,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优秀的人是谁

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赶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哲学家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绝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哲学家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哲学家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哲学家病床前时,病入膏肓的哲学家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哲学家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哲学家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哲学家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这位哲学家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 1 )文中划线句子中的第一个“蜡”比喻________;第二个“蜡”比喻________。与句子相对应的成语是________。
( 2 )从哲学家和助手的对话中来看,你体会到这个助手是个________的人。
( 3 )“哲学家笑笑,不再说话。”此时哲学家心里的感受是( )。

A: 对助手满意
B: 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儿失望
C: 希望助手尽快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
( 4 )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
( 5 )哲学家在死前才明确地说:“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在这之前,他对助手有所暗示吗?请你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
( 6 )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人”,结果最优秀的人却是他自己。聆听哲学家临终前的一番话,助手一定是如梦初醒,后悔莫及。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名著阅读

时间(节选)

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指的是水。水永远不停地流逝,让孔夫子吃惊兴叹。我的心跳,跳的是时间。

水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时间却看不见,摸不着,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远古的人大概是很幸福的。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即使能感到时间的流逝,也只在依稀隐约之间。后来,他们聪明了,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把时间称作光阴。再后来,人们的聪明才智更提高了,从古代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到近代人类发明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其实,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大自然早已把虚无缥缈的时间用具体的东西暗示给了人们。比如用日出日落标志出一天,用月亮的圆缺标志出一月,用四季标志出一年。在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眼中,时间具有另外的意义。他们说,大千世界,人类万物,都生长在时间和空间内,而时间是无头无尾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

生与死也属于时间范畴。随着座钟秒针的一跳,我自己就长了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那么一点点儿。同时也就是向着死亡走近了那么一点点儿。不但我是这样,现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兰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长了那么一点点儿。不久前还是冰封的湖水,现在是“风乍起,吹皱一池夏水”,波光潋滟,水色接天。岸上的垂杨,从光秃秃的枝条上逐渐长出了小叶片,一转瞬间,出现了一片鹅黄;再一转瞬,就是一片嫩绿,现在则是接近浓绿了。小山上原来是一片枯草,“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座钟的秒针再跳上多少万次,二月兰即将枯萎,也就是走向暂时的死亡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方生方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不可逆转的。

人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我觉得自己是想明白了。现在照样一抬头就看到书桌上座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但是我的心却不跳了。我觉得这是时间给我提醒儿,让我知道时间的价值。

(选自《一花一世界》,有删改)

( 1 )【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焉:________

虚无缥缈:________

( 2 )【提取信息】第3自然段中作者围绕人们感受时间流逝的方法的变化作了描写,请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给下列句子排序。

①铜壶滴漏的办法来显示和测定时间的推移。

②根据太阳光和阴影的推移,感受时间的流逝。

③远古的人们根据太阳的出没来规定自己的活动,依稀感受时间的流逝。

④发明钟表,把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清清楚楚地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 3 )【品读句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描述中真实自

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并完成填空。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联系上下文我们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是这样匆忙啊!

白天黑夜不停地流。作者在这里其实是想提醒人们________。

②现在我眼前摆上了座钟,它的秒针一跳一跳,让我再清楚不过地看到

了时间的流逝,焉能不心跳?焉能不兴叹呢?


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一连使用两个问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时间的珍惜和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发出的________。

③人待在人间,就必须受时间的制约。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我觉得

自己是想明白了。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________来表达情感,写出了自己对时间的认识:________

( 4 )【语言运用】读文章中画线的优美生动的语句,填写表格。仿照画线句子

或朱自清先生《匆匆》中的第3自然段写一写你对“时间之流”的感触。

这几句话抓住本段中“________

__”这句话来展开描写。岸上________的变化写的是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时间流逝的过程;________写的是生命凋零死亡的过程,也是时间流逝的过程。作者以________的心态面对生与死,感叹时间的流逝是________。

仿写: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