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综合训练。

最后的时刻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因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问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

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 ”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 2 )当同牢房的同志听说江姐要转移时,她们的做法是________,而江姐则________。
( 3 )文中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面”是对________的描写,“点”是对________的描写。有点有面,详略得当,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 4 )对文中画“________”的部分以批注的形式写写你的感受,写在文中的对话框里。
( 5 )对题目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B: 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
C: 反动派最后疯狂的时刻
D: 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最后的时刻
( 6 )读完短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江姐?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江姐在被杀害前与同志们道别。
( 2 )【第1空】围着江姐,为江姐收拾行李处理文件,
【第2空】从容不迫地梳头、换衣
( 3 )【第1空】江姐的战友们
【第2空】江姐
【第3空】通过对战友们和江姐的描写,充分体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
( 4 )【第1空】这是刘“面”的描写,通过描写革命者的神态,突出并歌颂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
( 5 )D
( 6 )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生活严谨、考虑事情周密、对革命无比忠贞、面对死亡从容不迫的江姐。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然后完成练习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_______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_______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_______了传染病对鹿群的_______。而人们_______要保护的鹿,_______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_______森林,_______自己的“祸首”。

( 1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功臣”指 ,它是功臣的原因是________ 。

“祸首”指 ,它是祸首的原因是________ 。

( 3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什么?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土地老了

很久以前,在远离山村 的地方,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土地上生长着茂盛的野草和野花。山村里住着一个农夫,他家里很穷。

有一天,农夫发现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从此经,一年四季,他便在这片土地上劳动、耕作。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农夫老了,死了。农夫的独生子很懒,不愿去远离山村的土地上劳动以,春天里播下种子,以后就再也不管了,只等着秋天去收获。

结果,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获的庄稼也越来越少,家里也越来越贫穷。儿子有气无力地感叹道:“唉,土地老了!”他再也不到那片土地上去了。

小草知道农夫的儿子再也不会去那片土地上播种,便和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又回到原来的土地上,年年春风,年年生长,郁郁葱葱,蓬蓬勃勃。过住的人们看见了,都不禁赞叹道:“好一片肥沃的土地啊!”

( 1 )“土地老了!”具体表现在( )
A: 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收获的庄稼也越来越少。
B: 家里越来越穷。
( 2 )“土地老了的”原因是( )

A: 农夫没有施肥。
B: 农夫的儿子很懒,不愿劳动。
C: 土地太贫瘠,长不出好庄稼。
( 3 )读句子,回答问题。

过往的人们看见了,都不禁赞叹道:“好一片肥沃的土地啊!”

①“不禁”的意思是________。

②“土地肥沃”具体表现在________。

( 4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别轻看一小步

8岁那年,伯森·汉姆不小心从( )树上掉了下来,从此,伯森·汉姆患上了恐高症。

伯森·汉姆的曾祖母——94岁的格瑞斯听说了孙子的情况后,一着急,竟然从一百公里外的葛拉斯堡罗徒步赶了过来。格瑞斯的这一举动无意间创造了( )近百岁的老人徒步百里的吉尼斯纪录。

一位记者问格瑞斯:当你徒步而来的时候,你是否因年龄关系而动摇过?老太太笑着说:“小伙子,( )气跑一百公里也许需要勇气,但是走一步路是不需要的。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

格瑞斯的这句话,深深震撼了伯森·汉姆幼小的心。他开始给自己制订了( )训练计划,决定一步一步挑战曾经不敢逾越的高度。伯森·汉姆先是在附近的楼房训练,第一天,他爬了10个台阶,第二天,他爬了11个台阶,半年后,他就已经能够轻松地爬上四楼的阳台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伯森·汉姆在爬楼梯锻炼中,竟然喜欢上了攀爬这种运动。1983年,他徒手登上纽约帝国大厦,在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同时,也赢得了“蜘蛛人”的称号。

有人问伯森·汉姆,成功的诀窍是什么?伯森·汉姆微笑着说:“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所以,我战胜的只是无数个一步而已。”

( 1 )将下面表示数量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

一棵 一口 一个 一位

( 2 )画线句子中的“这句话”具体指的是什么?
( 3 )对作者在本文中述说得出的道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说自己患有恐高症,再说自己制订攀爬计划,最后说自己成功了。
B: 先由曾祖母的“只要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百公里也就走完了”在伯森·汉姆身上发挥作用,最后得出“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
( 4 )在你身上有过“别轻看一小步,成功,不过是无数个一步”的经历吗?请结合实际的例子简要地说一说。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