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 越走越远了。______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 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 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 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事实上,我______走多远、走多久,梦中______不时(闪现 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______何时,______何地,______(忆及 想起)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______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 1 )写出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闪现 映现)________;(忆及 想起)________( 2 )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________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我________走多远、走多久;梦中________不时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________何时,________何地,________(忆及 想起)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________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3 )“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这句中“期待”是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________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姥姥的剪纸
答案:
( 1 )【第1空】闪现
【第2空】想起
( 2 )【第1空】但
【第2空】不管
【第3空】总
【第4空】无论
【第5空】无论
【第6空】只要
【第7空】就
( 3 )【第1空】期待是姥姥希望我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多长见识,将来生活更幸福。姥姥用她的剪纸,为“我”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剪纸世界,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于她的关爱体贴之情。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鲁迅与萧红
林贤治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的流浪生活打击得已经冰冷了。然而,①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的家。
鲁迅先生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②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上,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没有鲁迅先生,也就没有萧红。她很可能默默无闻地寂寞下去,甚至颓唐地毁灭自己。是的,没有鲁迅先生在荆棘满地的前面为青年们开路,萧红同时代的一批青年作家也就不可能冲出牢笼走进文坛。三十年代出现的一批生龙活虎的青年作家,有谁没有受过鲁迅的哺育呢?在建立我国现代文学队伍方面,鲁迅先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鲁迅是中国青年作家之父,他一生对青年的帮助,是人们万世所感念的。
( 1 )解释下面的下划线的字。举目无亲:________
一见如故:________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①“心里的冰块”是指________;“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是因为________。
②“健步地奔跑”是指________;“汗珠”喻指________。
( 3 )用“/”将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写出每个层次的意思。①鲁迅对青年人的帮助 ②萧红才华出众 ③鲁迅与萧红的友谊
( 5 )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①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春天,小草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担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就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
③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是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汪汪的狗尾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狗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
就连那些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洁白洁白的,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镀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我们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④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⑤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而每一种花朵也是一种草。
( 1 )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话。兴奋的是________;担忧的是________。
( 2 )校长要我们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他要告诫“我们”什么?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惟一的听众(节选)
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惟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地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渐渐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着,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默默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老人靠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惟一的听众……
( 1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美好的________ | 美妙的________ |
美丽的________ | 美满的________ |
①“一个人默默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句中前“一个人”是指________,后“一个人”是指________。
②“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句中“深深的潭水”写出了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