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样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 1 )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我还读过她的作品________。
( 2 )选段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处的丁香。
( 3 )选段分别写了丁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特征。
( 4 )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5 )下列对本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的前三段主要写丁香花,重在赏花,后三段主要写丁香结,重在悟花。
B: 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C: 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考点:

语段阅读

答案:

( 1 )【第1空】《丁香结》
【第2空】宗璞
【第3空】《红豆》
( 2 )【第1空】城里街旁
【第2空】城外校园里
【第3空】斗室外
( 3 )【第1空】形状
【第2空】颜色
【第3空】气味
( 4 )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用“探”、“窥”这样的动词赋予丁香花人的情态,使丁香花更显俏皮活泼,生机勃勃。用星星比小花,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眼的特点。
( 5 )C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传递快乐的人

▲日本有个叫清水龟之助的邮差(A.ch4 B.ch1)。每天他都一大早就出门,用自行车驮着报刊和邮件穿梭于大街小巷。

邮差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而且收入微薄(A.bò B.b2o),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生的职业。但清水龟之助一干就是25年,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老邮差。

凡是接受过清水龟之助服务的居民都十分喜欢他,因为他每天都很快乐,居民们从他手中拿到信件和报刊的时候,

2、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奇招击退红潮

①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③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整棵植株就能漂浮在水面上。

④而人们就抓住了藻类的这一特点,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引起浮力细胞里的气泡共振,当共振达到一定强度,气泡就会把细胞胀破,使得藻类失去浮力的支撑而下沉。一旦失去了水面的阳光,藻类在水下很快就会死亡。

⑤最近,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项圈藻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尽管三种频率的超声波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作用,但效果最好的是频率接近1兆赫的超声波,这个频率刚好是项圈藻中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

⑥不同种类的水藻,因为大小不等,它们的共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种类的水藻。此外,这种除藻办法不会伤及其他的水生植物,因为其他的水生植物的细胞对于超声波来说太致密了,不容易引起共振。

⑦由于高频率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很快被吸收,譬如1兆赫的超声波作用范围半径只有20米,所以这项技术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在动辄方圆千米的大海里更为实用。

( 1 ).请用横线画出描写红潮危害的语句。
( 2 ).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本文按照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理清晰。
( 4 )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
B: 击退红潮的“奇招”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除藻类。
C: 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
D: 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

3、六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文在线。(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佣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一点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 1 )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 )给这段加个小标题:________
( 3 )通过这段话,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__的人。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