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 《莫高窟》,回答问题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座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份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5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1 )给加横线的字注上读音。

佛________ 悬________ 丽________ 彩________ 煌________


( 2 )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一________壁画 一________彩塑 一________明珠 一________洞窟


( 3 )照样子写词语。(啧啧赞叹 )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莫高窟

答案:

( 1 )【第1空】wò
【第2空】xuán
【第3空】guī
【第4空】sù
【第5空】dūn
( 2 )【第1空】幅
【第2空】尊
【第3空】颗
【第4空】个
( 3 )呼呼大睡 哈哈大笑 喋喋不休 铮铮有声 哇哇大哭 呱呱坠地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选段,回答问题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便去请教它。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 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要是你一时读得高兴,想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先用铅笔把生字圈下来,待读完一个段落,再回过头来一个一个地从字典中去查找。

字要记得牢固,必须勤查字典。不少同学有这样得体会:在阅读中遇到一个生字,当时查字典,自己觉得已经掌握。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记忆又模糊了,于是再查字典。这样,经过多次反复,生字终于变成了熟字。由此看来,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 1 )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


( 2 )如何查字典?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玉兰花

在我星期四的绘画班中,有位学生每次主课总要带许多玉兰花分给同学,所以一到星期四就变得馨香满室。我曾经好奇地问这位学生:“你哪里来的这么多玉兰花啊?”

“我从家里树上摘的。”

“每次去摘不是很麻烦吗?”我问。

“麻烦也值得。”她笑着说,“这是祖母教我们做的。每年到这个季节,我家的树上就开满了玉兰花,朋友来访,总是一进门就赞不绝口,说是浓郁极了,可是我们整天接近,反倒久而不觉其香。有一天,祖母突然对大家宣布:”以后每个人出去,只要树上有玉兰,就摘一些送朋友。”当时大家都反对地说:“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可是祖母说:'花总是要谢的,自己有的太多,反不觉得芬芳,何不拿去送给没有花的人,让我们庭院的馨香散布在每个朋友的身旁呢?”从此全家人就都这样做,它使我们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树上的花朵似乎也开得比以前更繁盛了!

学生的这番话,真是令我感慨不已。有些东西我们拥有得过多,反而不感觉它的美好,何不将它分给那些需要的人呢?

( 1 )本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 2 )文章结尾一段突出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3 )“她”为什么说“麻烦也值得”?

( 4 )文末“让我们从别人脸上,看到自己的笑吧”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马拉松的魅力

马拉松的魅力之一,是比赛场地的开放。其他体育项目,只要是可以用来比赛的,要么是似曾相识的一块地,要么是司空见惯的一个圈,而马拉松赛的场地多从城市道路选取,对参赛者来说,每跑一步,每过一段都是不同的风景。

马拉松的魅力之二,是对参赛者的包容。其他体育项目,只有同等选手才能同场竞技,业余爱好者几乎不可能与专业运动员PK,而马拉松赛不同,无论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大家都可以挤在一起比赛。

马拉松的魅力显然不止两个,但不可否认,正是开放与包容这两个原因,让马拉松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欢乐。

材料二:诸暨西施马拉松

12月9日,诸暨西施马拉松比赛圆满落幕。数千诸暨人踊跃报名,在这其中,最大的参赛者年龄达79岁。虽然比赛当天,大雪纷纷,西马变成了雪马,但丝毫没有影响所有参赛者的奔跑热情。

西马比赛全面带动了我市的全民健身热、跑步热,并自发培育出数个本地跑团,这些跑团将成为“奔跑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

西施马拉松,也将提升诸暨这座城市的气质和品位。马拉松是全民健身的象征,诸暨承办这个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拉松赛事的举办,还有助于提升城市自信。因为多了“马拉松”这张城市新名片,诸暨可更多地与其他举办城市开展文化,旅游、商业等交流。诸暨也有更多机会与国内乃至国际的其他知名城市建立联系,互换资源,共谋发展。

( 1 )仔细阅读两个材料。选出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文的一项( )
A: 马拉松的魅力只有开放和包容两个魅力,正是开放与包容这两个原因,让马拉松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快乐。
B: 诸暨西施马拉松最大的参赛者年龄达79岁,可见马拉松赛事不受年龄的限制。
C: 诸暨正是因为举办了西施马拉松比赛,才有了机会与国内乃至国际的其他知名城市建立联系,互换资源,共谋发展。
D: “西马”是西施马拉松的简称,“雪马”是指雪中跑马拉松,故推测“微马”指微型的路程较短的马拉松。
( 2 )请将下列三个句子重新排序,将序号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之语意连贯。

①可以让诸暨这个城市更开放、更有活力;

②可以让诸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诸暨;

③可以让广大体育爱好者,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锻炼环境。

( 3 )“‘西马’完美结束,但又没有结束。”请你仔细阅读材料二,找到理由并进行概括,有条理写在横线上。
( 4 )诸暨西马赛事一结束,诸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其中《诸暨在线》的标题是“诸暨西施马拉松,还有这些感动……”,你觉得这里的“感动”可能指的是哪些人和事?
( 5 )其中《诸暨日报爱诸暨》的标题是“马拉松第一名!竟然是诸暨大爷!”,从赛事结果看,获得第一名的并不是“诸暨大爷”,你推测这篇报道是想要体现出这位79岁诸暨大爷________。
( 6 )有人说“马拉松跑是孤独的竞赛,是自己与自己斗争”,可又有人说“马拉松跑是最不孤独的竞赛,万人开跑,场面壮观”。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