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开心阅读。

_____________

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

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

“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她真有趣。我说:

“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

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己,又发现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情感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当一本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一切一切,都与今天相去遥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的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其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这话的神气像似沉浸在一幅迷人的画里。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但我没说因为她早已懂得了。

( 1 )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并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嗜 ________书如命:________

经久不衰 ________:________

( 2 )你能写几个像“嗜书如命”这样的四字词语吗?

________如________ ________如________ ________如________

( 3 )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括号内。
( 4 )用波浪线找出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 5 )为什么说“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
( 6 )文中多次提到“翻翻、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书的韵味。加点的三个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第1空】shì
【第2空】把读书看作是和自己生命一样重要的事。就是酷爱读书的意思。
【第3空】shuāi
【第4空】精神饱满的状态,身体健壮的外表。
( 2 )【第1空】大雨
【第2空】注
【第3空】胆小
【第4空】鼠
【第5空】力大
【第6空】牛
( 3 )摸书
( 4 )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
( 5 )书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无所不包。
( 6 )不能。因为只有把书翻找出来才能看到书,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书才会去摸书。这三个词语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拓展。

鼓励让我充满勇气

我出生在一个极其贫穷的家庭,父母务农,温饱都成问题。因为我是笑着来到人世的,邻里乡亲都视为奇观,所以父亲一度想给我起名“林清奇”。等到了父亲去报户口,接待的工作人员恰巧在看武侠小说,其中有一个武功高人“清玄道长”,于是建议父亲给我起名“清玄”,父亲采纳。幸亏那工作人员是读过点书的啊!我的名字和生命就与书有了不解之缘。

我的父母并不知道写作为何事,甚至不知“作家”是干什么的。我小时候说长大了要当作家,说作家就是写写东西就可以收稿费,还因此挨了父亲两巴掌,怒斥:“哪有这么好的事?”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我却最终成为作家,而且是台湾地区最负盛名、书最畅销的作家,这一切都归因于我的老师请我吃的那顿饺子。

那时我的文章已经在学校里小有名气,谁都知道我想当作家,免不了就有些风言风语,指责我的狂妄。有一天,老师邀请我去家中吃饭,我受宠若惊。等赶去时,老师正和师母在包饺子,我当时就很感动,眼泪都快流下来了。看到我这副样子,老师突然很严肃地说:“我教了50年书,我用生命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听了老师这话,我的眼泪立刻掉到饺子上,吃起来连酱也不用蘸了。

尽管后来我才知道,其实班上所有同学都去老师家吃过饭,老师也都对他们说过“你将来一定会成功”的话,但老师的鼓励还是给了我很多写作的勇气,让我一路成长为作家。

( 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①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________

②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而感到紧张不安。 ________

③没有根据的话;恶意中伤的话。 ________

④享有很大的名望。 ________

( 2 )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眼泪都快流下来了”是因为________;“我的眼泪立刻掉到饺子上”是因为________。
( 3 )通读全文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对给自己改名“清玄”的工作人员很感激,是他帮 自己走上了写作道路。
B: 写“我”贫困的家境和“父亲给我的巴掌”,是为了突出老师对“我”的帮助之大。
C: 学校里的“风言风语”和“老师的鼓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 老师的鼓励给了“我”写作的勇气,让“我”一路成长为作家。
( 4 )全班同学都去老师家吃过饭,老师也对他们说过他们将来一定会成功的话,但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长大以后都成功了,这说明了什么?
( 5 )阅读第三自然段画“__”的部分,想一想作者可能是受到了什么触动回忆起了这件事。根据你的想象给这部分加上开头、结尾,变成一篇回忆性小短文。

开头:________

结尾:________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做一个有中国心的人

我的书桌前,摆着一个活灵活现的泥人——“猪八戒背媳妇”。每当我看到这个栩栩如生的泥人时,就会想起那个捏泥人的老爷爷。

去年夏天,在热闹的市场上,来了一个捏泥人的老爷爷。他刚一落座,我们就一起挤上去。只见他手下妙“泥”生花,几种颜色的泥不知怎么就被捏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披风;一点红泥,一点白泥,不知怎么就被搓成了一个白里透红的脸蛋儿;一双柳叶眉,一对吊眼晴,只用了一点儿黑泥就捏出来了,而且恰到好处地贴在脸上。只见老爷爷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捏和几下,一个身穿铠甲、头戴帽盔的女英雄穆桂英出现了,帽盔上还插上两根鸡毛,令人拍手叫绝。()老爷爷()我要一个()我要一个()我大声喊着()“老爷爷,我先来的,我要。”我们争先恐后地挤上去,生怕漏了自己。()别急别急()老爷爷笑呵呵地答应着()谁都有()谁都有()只用了半个小时,“孙悟空”“刘备”“曹操”“宋江”便先后“问世”了。

这时,来了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他被那活灵活现的泥人吸引住了,便走了过来,用生硬的中文问道:“先——生,这个怎么——卖?“哦,九——九。”老爷爷的意思就是九角。可老外没听懂,连比划带叫,老爷爷没弄懂,也跟着比划。老外急了,掏出一张50元的人民币递给老爷爷,拿起一个泥人转身走了。我们七嘴八舌地说:“老爷爷,留下吧,你挣钱不容易,他们有的是钱,留下吧!”可老爷爷摇了摇头,从商店里换了零钱,气喘吁吁地追上老外,把49元1毛钱递给他。老外惊异得张大了嘴巴,连说()OK()OK()中国人良心OK()老爷爷回来之后,对我们讲:“小朋友们,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人哪!”

是呀!难道我们不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人吗?

( 1 )“戴”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_。

( 2 )用波浪线画出泥人穆桂英的外貌。
( 3 )在文中“()”处加上标点符号。
( 4 )将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①每当我看到这个栩栩如生的泥人时,就会想起那个捏泥人的老爷爷。(改为双重否定句)

②难道我们不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人吗?(改为陈述句)

③他被那活灵活现的泥人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 5 )你对“做一个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人”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有一个好习惯》
“我有一个好习惯”我正在写个人小节,妈妈见了,说:“你呀,有什么好习惯,光知道玩。”我心里连声叫冤:妈妈呀妈妈,您难道不知道我的好习惯是爱动脑筋吗?您忘了上一次的事了吗?
那回,我的数学老师出了一道思考题,这道题可真够难的,但不一会儿,班上的两个“尖子生”便做出来了。老师看了他们做的题,笑而不语。我还在埋头苦思,想了大半天也想不出来。半堂课过去了,老师开始让打架讨论。两个“尖子生”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老师却没有表态。这时我想出来了,在老师的鼓励下站起来说:“我认为,他们都错了!„„”同学们大吃一惊,开始议论起来,而两个尖子生也怀疑的望着我。老师一边挥了挥手,让大家安静,一边又用目光示意我继续说下去。我迟疑了一下,接着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同学们都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老师赞许地点点头,对大家说:“胡晓江同学说的很对!”听了老师的表扬,我得意极了。
这件事告诉过您,怎么忘了?那您还记得设计自动门的事吗?
那一回,楼房里闹老鼠,我们家厨房里也出现过老鼠,一忘记关厨房门老鼠就要进来。你们都发急了。我动了脑筋,在门上按上皮筋,你进去它关上,你出来它也关上,多妙啊!像这类事情还多着呢!还有一回,学校的水池的下水管不通了,水池子挤满了水。我又开动脑筋,用皮管抽水,很快就把水池的水排出了。
想到了这件事,我便对妈妈说:“妈妈,我的好习惯是——”“是啊,爱动脑筋。”妈妈笑着接过我的话说。啊,原来妈妈没忘记我有一个多么好的习惯!
( 1 )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解释词语。

①各执己见

②争论不休

( 2 )本文多处运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把它找出来。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