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

高尔基小的时候生活很贫苦。他曾经到一个绘图师家里当徒弟。绘图师的妈妈是个狠心的老太婆,最讨厌高尔基读书。一天晚上,她看见高尔基点着蜡烛在看书,便气呼呼地把蜡烛吹灭了,高尔基没办法,只好到月亮下看书或者爬到神龛底下的凳子上,借着长明灯的光去读书。

一次,高尔基偷偷把烛盘上的蜡油收集起来,装在一个空罐里,用棉线捻成一根灯芯,做成了一盏灯。他在灯下看书入了迷,忘记给火炉上的茶壶加水,等到发现,那个茶壶已经烧坏了。老太婆知道这件事,拿起一根木柴,就朝高尔基的背上打去,柴刺扎进皮肉,高尔基的背肿得像个枕头。

第二天,医生从高尔基的背上拔出了四十二根刺。医生不平地对高尔基说:“你可以向法院提出控告。”

高尔基摇摇头说:“只要她答应让我看书,我就不提出控告。”

老太婆害怕高尔基到法院告她,只好答应高尔基的要求。

书籍为高尔基打开了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

( 1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给画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 2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爱读书?用“________”画出来吧!

( 3 )你对高尔基有哪些了解?

( 4 )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直线上。

( 5 )短文主要反映了( )

A: 高尔基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
B: 高尔基少年时的苦难生活。
C: 高尔基爱读书胜过一切。
D: 老太婆对高尔基的残忍。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窃读记

答案:

( 1 )

因为他在灯下看书入了迷,忘记给火炉上的茶壶加水,所以,等到发现,那个茶壶已经烧坏了。


( 2 )【第1空】“高尔基没办法,只好到月亮下看书或者爬到神龛底下的凳子上,借着长明灯的光去读书。”“他在灯下看书入了迷,忘记给火炉上的茶壶加水,等到发现,那个茶壶已经烧坏了。”“只要她答应让我看书,我就不提出控告。”
( 3 )


( 4 )

四十二根刺


( 5 )B

扩展学习

1、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眸子,小红脚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1 )在选文里,哪些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 2 )写出文中点明主旨的一句话。
( 3 )“信赖”指什么?创造的“美好的境界”是什么?

2、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老农卖瓜

那是一个非常炎热的下午。我和表哥出去玩,刚刚走到街口,便看见看见那里围着一些人,我和表哥好奇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卖瓜的老农正和几个外国人在说什么。只见其中一个外国人指着老农车上皮色很鲜的大西瓜,伸出四个手指头,老农会意了,连忙从车上挑了四个大西瓜,另一个外国人又用手做他个劈的动作 老农又会意了 他在四个西瓜中挑出一个过了秤,后用力 咔嚓 一刀 嗨 好瓜 只见鲜红的瓜瓤国一粒粒西瓜子在阳光下微微泛光,就像颗颗黑宝石,那些汁水,顺着切瓜板缓缓流下,待老农再把西瓜分成几小块后,那几个外国人各拿起一小块,放在嘴里细细品尝,边吃边啧啧称赞:“Very good!”“ok!”

接着,一个外国人指了指西瓜,又指了指老汉装钱的箩筐,这回,老农却没有会意了。外国人又把动作翻来覆去做了好几遍,老农依然不知道怎么回事,没办法,那个外国人把整个钱包拿出来,塞到老农手里,这时,围观的人中有两个发出了不三不四的声音:“老农,发财的机会到了,拿他几张‘大团结’!”“喂,多拿点,他们不知道价钱的!”我听见这些话,真有点替老农着急,怕他做出有失国格的事来,只见老农毫不理睬那些话,他不慌不忙地把其余三个瓜逐一过秤,又算了好一会儿,然后轻轻地在钱包里抽出了两张五元钱,就把钱包还给那个外国人,那些外国人拿起西瓜正要离开时,老农急着“哎,哎”地叫了起来,边叫边用手指着箩筐,一个外国人以为老农没有拿够钱,又想把钱包掏出来,但是,这时老农迅速地从箩筐里拿出五毛钱,塞到那个外国人手中,那些外国人恍然大悟,紧紧地握住老农的手,用十分生硬的中国话说:“中国人,好!”

这时,人们都向老农投以赞许的目光,不知谁对刚才起哄的人说了一句:“你们呀,跟这位老伯比起来,差得太远了。”那两个人在人们的责备目光中,惭愧地低下了头。那几个外国人边说边走远了,老农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照常卖他的瓜。

( 1 )写出文中下划线词的近义词。

会意—________ 依然—________ 赞许—________

( 2 )给第二自然段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 3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 4 )第二自然段末,处国人啧啧称赞,是因为________。
( 5 )外国人说:“中国人,好!”是因为:________。
( 6 )从老农的行为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写下来。

3、五年级上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综合训练。

东庄的山

古人云:仁者乐山。俺虽称不上仁者,但对家乡宁阳县东庄的山,却真的是情有独钟。

东庄多山,且不说栲栳埠山,也不说皮匠山,单凤仙山而言,就足以让攀登过的游人流连忘返。东庄素有“南部山水北部园”之说。进入东庄,但见座座青山峰峦叠翠,绵延不绝,或奇峰突兀,或险峻挺拔,或沟谷幽深,犹如一幅幅秀美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东庄的座座青山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仿佛张开宽阔的臂膀,联结成巨大的翠帐,将一个个山村或携于山腰,或揽于谷底,细心呵护着,冬天为它们抵御寒风,夏天为它们遮蔽骄阳,山里人便在大山温暖舒适的怀抱里安详而甜美地生活着。你看。在那青山映衬之下,绿树掩映之中,隐隐露出房檐的一角,那便是山里人的住宅。青砖红瓦,绿树红墙。房子依山傍林而建,面南背北,不仅采光和通风条件非常好,而且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坐在明净的窗前,看阳光透过密叶间的缝隙,将片片碎银洒满小小的院落。院子里的老母鸡领着一群毛茸茸的鸡娃娃叽叽地到处觅食,不远处是一只红冠子花外衣的大公鸡,昂首挺胸在院子里踱着将军步,偶尔也跳上墙头,拍拍翅膀,伸长脖子,亮开嗓子,喔喔喔地叫上几声,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雄姿。

东庄的山上盛产柏树、松树、杨树、赤槐等木材,这里特有的弱酸性土壤,尤其适合种植药材、花生、桃树、杏树、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夏秋之季,一康一慨的大山还会向人们献出它特有的天然绿色生态产品——酸枣、托盘儿和刺梨儿,摘上一个放在嘴里,酸溜溜、甜津津,满口清香,回味无穷。山林里的山雀、山鸡、斑鸠多得数不清,它们在树杈上或草丛中筑巢产卵,繁衍生息,时不时来个百鸟大合唱。

东庄人爱山,大山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了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清晨起床后,或在傍晚时分,山乡的人们爱在山林中漫步。欣赏着满眼的青草绿树、鲜花奇石,呼吸着天然氧吧释放的新鲜空气,各类鸟鸣不绝于耳,任阵阵山风迎面扑来,将一身的疲惫和烦恼拂掉。登上山顶,看日月之行,睹星汉灿烂,笑傲万里苍穹,尽揽四野沧桑,望空中云卷云舒,看山前花开花落,山里人又平添了一分豪迈和豁达,以更大的信心和魄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开拓更加美好的明天

( 1 )短文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 过渡,承上启下
B: 紧扣文题,点明文章中心
C: 总领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山中的景色,作者从静态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从动态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________图。
( 3 )下面对短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明了东庄有很多景色优美的山
B: 第二自然段只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第四自然段写了东庄山上盛产的木材、经济作物和飞禽
D: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东庄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4 )从文中画“ ”的部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