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考点:
课文内容理解 走,我们去植树
答案:
( 1 )【第1空】春
【第2空】夏
【第3空】秋
【第4空】秋
( 2 )【第1空】金黄
【第2空】杏黄
【第3空】火红色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高斯”号脱险记
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小时候曾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取来几块大小一样,颜色不同的碎布,放在雪地上。几小时以后,其他的碎布仍在雪地上躺着,只有黑布深深地陷进雪里。可不要小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说明: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正是这个实验成果,使探险船“高斯”号死里逃生。
1903年夏天,探险船“高斯”号刚到南极,就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_________船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累得筋疲力尽,_________没能使船前进一步。船上的淡水、粮食和蔬菜在一天天减少,眼看大伙就要坐以待毙了。
一天,船长正在甲板上沉思。他抬头看看天空,暴风雪过后,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他猛然想起了富兰克林小时候做过的那个实验,眼睛一亮,精神顿时振奋起来。他下令立即紧急动员,把船上所有的煤屑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灰倾倒在冰上,铺成一条长二千多米,宽十米的黑路。不久,黑灰和煤屑吸收了强烈的阳光,使得路上的坚冰全部融化了。在大家的跳跃欢呼声中,“高斯”号徐徐启航,走上了新的航程。
( 1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 如果……就…… 尽管……也……
( 2 )用横线画出船长想出办法后神态变化的语句。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窗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我还看到了黄鹤楼。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六岁时,我又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去。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辽阔的华北平原。火车疾驰,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晚上,火车的轮子唱着欢乐的歌曲。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更是别具风味,远处的灯火就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金星,点缀着大地,构成一幅神奇的图画。
多少年过去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
( 1 )第2自然段是按照 ________ 顺序写的。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小溪的欢歌
清晨,小街上人来人往,像欢畅流淌的小溪。(忽然 忽闪),两辆自行车撞在了一起,相撞的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像两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央。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
有的人担心上班迟到,气得厉声高叫;有的人要去车站接人,急得连连跺脚;有的人抱怨小街太窄,不住地摇头叹气;有的人干脆掉转车头,绕道而行。
人越聚越多,小街被堵塞了。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他分开众人来到两个争吵不休的小伙子面前,和蔼可亲地说__大清早__为这一点小事争吵__影响这么多人上班多不好__快走吧__老人排解开纠缠在一起的两个小伙子,接着站在小街中央高声喊道:“请大家自觉遵守秩序!东去的,右边走!前面的,别停住!”
人群开始(匆匆 慢慢)移动,渐渐加快,不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了,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 1 )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忽然 忽闪)________ (匆匆 慢慢)________移动
( 2 )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①运行顺利,没有阻碍。________
②态度温和,容易接近。________
( 3 )在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和蔼可亲地说________大清早________为这一点小事争吵________影响这么多人上班多不好________快走吧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