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背影(节选)

朱自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①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②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 1 )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 2 )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多此一举。
B: 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
( 3 )第3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
( 4 )第3自然段画线的句子①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 5 )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
A: 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 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 6 )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 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 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 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考点:

语段阅读

答案:

( 1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祸不单行,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为引出下文作好铺垫。
( 2 )B
( 3 )不好。因为“说过”只是顺便一说,改为“好”语气不如原来坚定。而“定”表示已经决定了,更为恰当。
( 4 )不重复。因为“再三”表示“多次”,说明父亲多次对“我”表示关心。而“仔细”是一种状态,二者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深情,不矛盾。
( 5 )B
( 6 )C

扩展学习

1、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名著阅读。

小人国

①格列佛是伦敦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但是他最喜爱的却是航海旅行。有一次在航海途中,航船被一阵暴风刮翻了,浪头把昏迷的格列佛冲到一个陌生的海岸上。

②当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双臂和双腿被一些小绳子牢牢地绑在地上,许多不满五寸髙的小人儿拿着弓箭向他的下巴走来。

③格列佛很吃惊,他大喊一声,弄断了绑他的小绳子,想去抓那些小人儿。立刻,很多箭朝他射来,就像许多针在刺他似的。格列佛连忙用手遮住脸,痛苦地哼起来。

④过了一会儿,当小人儿们看见格列佛安静下来了,就不再射箭。这时,一些小人儿在离他三尺远的地方筑起一座高台,台上有一个军官向他发表演说。格列佛不知道他说什么,但觉得饿了,便把手指放进嘴里,表示想吃东西。那军官命令一百多个小人儿,抬来一筐筐的肉和面包。格列佛一口吃十几块肉,一次抓一把面包——这些肉和面包都像火枪铅弹一样大小。格列佛又做了个想喝水的手势,小人儿们又把一桶桶酒滚到他的手边。

⑤后来,小人儿们又用了一千五百匹四寸髙的马,拉他到王宫去。

⑥国王和大臣们都出来看格列佛。“这个人真大呀!”国王说。从此,国王便叫他“人山”。

⑦晚上,格列佛被安排在王宫生活。国王让他睡在一百五十张小床拼接在一起的床上。并指定三百个裁缝为他赶制衣服,让六个小人儿给他当差。

⑧没过几天,格列佛就和小人儿国的人建立了友谊。有时,他躺在地上,让五六个人在他的手掌上跳舞;许多男孩儿和女孩儿也跑到他的头发里玩儿捉迷藏;他把手放在地上,骑兵就在他手边跳过来跳过去。

⑨不久,国王给了格列佛自由,让他在城里观光。格列佛侧着身,小心地走过两条大街。他只穿一件背心,因为怕自己的外衣边碰坏屋顶和房檐。

⑩两个星期过去了。另一个小人儿国的船队前来进犯。格列佛答应帮助击退敌人。他脱掉外衣、鞋和袜子,下到海里涉水前进,不一会儿就来到那支外国船队跟前。敌人见了他,吓得纷纷跳下海逃走了。格列佛拿出绳钩,把船队拖了回来。国王和全体大臣在岸边隆重地欢迎他。

⑪一天,格列佛到海边散步,发现了一条真正的小船,便告诉国王,他要离开这里。国王叫人在船上装满了食物。格列佛航行的路上遇到一艘英国商船,他上了这艘船,终于回到了故乡。

( 1 )下列选项中与“格列佛来到小人国”无关的一项原因是( )
A: 格列佛喜欢航海旅行。
B: 航船在旅行中被暴风雨刮翻了。
C: 格列佛特意到小人国探险。
D: 浪头把格列佛冲到了海岸上。
( 2 )第④自然段中“这时,一些小人儿在离他三尺远的地方筑起一座高台”,“筑高台”的原因不是( )
A: 为方便军官发表演说
B: 小人国的人个子太小
C: 防止格列佛攻击军官
( 3 )仔细读⑦—⑪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在括号里补充相应的故事情节。

王宫生活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回到故乡

( 4 )文中反复写一些数据,比如格列佛“一口吃十几块肉”“一千五百匹四寸高的马”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简单写一写原因。
( 5 )你认为格列佛是个怎样的人?至少抓住一点,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理由。

2、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夜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位顶碗少年,当时年龄和我相仿。我想,他现在一定早已是一位成熟的杂技艺术家了。我相信他是不会在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之路上颓丧或者退却的。他是一个强者。当我迷惘、消沉,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那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打碎的声音,便会突然在我耳畔响起。

( 1 )解释下列词语。

①迷惘:________。

②渺茫:________。

( 2 )作者为什么“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呢?
( 3 )作者为什么说顶碗少年“是一个强者”?

3、六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

(一)A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B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尽头涔涔..而泪潸潸.. 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