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试题: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地夜行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
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支和子弹就像一座山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唉!就是在这稀泥地上躺一会儿也好啊!
迎面走来一个同志,冲着我大声嚷:“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
他这样小看人,真把我气坏了。我粗声粗气地回答:“别把人看扁了!从大别山走到这儿,少说也走了万儿八千里路。瞧!枪不是还在我的肩膀上吗?”
他看了看我,笑了起来,就和我并肩朝前走。他比我高两头,宽宽的肩膀,魁梧的身材,只是脸又黄又瘦,两只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小同志,你的老家在哪儿?”他问我。
“金寨斑竹园!听说过吗?”
“啊,斑竹园!有名的金寨大暴动,就是从你们那儿搞起来的。我在那儿卖过帽子。”
一点不错,暴动前,我们村里来过几个卖帽子的人。我记得清清楚楚,爸爸还给我买了一顶。回家来掀开帽里子一看,里面有张小纸条,写着“打倒土豪劣绅”。真想不到,当年卖帽子的同志竟在这里碰上了。
我立刻对他产生了敬佩的感情,就亲热地问他:“同志,你在哪部分工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呀?”“我吗?在军部。现在出来找你们这些掉队的小鬼。”他一边说,一边摘下我的枪,连空干粮袋也摘了去。“咱们得快点走呀!你看,太阳快落了。天黑以前咱们必须赶上部队。这草地到处是深潭,掉下去可就不能再革命了。”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落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
( 1 )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我为什么对迎面走来的战士产生了敬佩之情?( 3 )“小鬼”是在什么情况下碰到老同志的?( 4 )“我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我鼓起勇气,迈开大步,向着部队前进的方向走去。”真的有这条光明道路吗?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考点:
记叙文 金色的鱼钩
答案:
( 1 )
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一位老红军为了帮助一名小战士过草地而壮烈牺牲的故事,赞扬了老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热情开朗,关心同志,舍己为人。
“我”是在没有干粮的恶劣的环境下遇到老同志的。
战友的话鼓起了我前进的勇气,让我看到光明的前途。
1、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___________
30年前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有位教授,是澳大利亚的首席电子显微镜专家,他带着全家来中国休假,一行五人:他,妻子,14岁、12岁的两个姐姐,8岁的弟弟。
教授住在我们这儿,每天上班。由于我们那儿没有办公室,所以只好在电子显微室旁边腾出一间小屋子,里面放了一张办公桌,这位父亲每天就在那儿办公。我们的许多同学就带着问题去向他请教,他对任何问题都不拒绝。他觉得他到中国来休假,需要了解中国,希望与中国学生接触,建立中澳友谊。如果他不坐在那儿上班,他就对不起澳大利亚的纳税人。这是他的敬业精神的表现。孩子的两个姐姐和妈妈都在学中文,她们想要了解中国;弟弟年龄小,借了一副乒乓球拍学打球,结果弄丢了一块。怎么办呢?他们不是像我们所想的父母出钱买一块就完了,而是由姐姐主持家庭会议,父母在旁边充当顾问,来讨论这事应如何解决。讨论的结果自然是买一块来赔,但谁出钱呢?你自己弄丢的当然得你自己想法出钱去买。
于是小孩就挖空心思想法挣钱买球拍,他首先想自己会做些什么——他们父母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外国父母从孩子们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们的谋生之道。若某一天父母不幸突然去世,我们的孩子就没法了,不过我们中国的亲戚家属观念浓厚,孩子们总会有人照顾,而外国的孩子们就会想办法去谋生。于是这个孩子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招待所大门口摆了个地摊,帮司机擦汽车,一次两毛钱,最后赚了20元钱。赔了球拍以后,还剩下12元钱,怎么处置呢?于是又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姐姐认为这钱应属公有,因为这钱是你擦车人家给的,孩子自己也说他其实并未擦够100辆车,别人见他可怜,每次都给了一元钱,所以这不属于合法劳动所得,应该充公。不久以后,他们要回去,才发现球拍在床底下。现在这球拍属于谁呢?又开了第三次家庭会议。大家认为这拍子应当充公,算作小孩捐献给大家的用品,因而把旧球拍又交还给了我们的招待所。
这是很好的家庭教育,是公德教育也是人文素质教育。后来他们到牛津大学,当时正值英国的中学生作文竞赛,孩子的姐姐就以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写了一篇文章,获得了全英的特等作文奖。
( 1 )请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挖空心思:________
谋生:________
( 2 )在文前的横线上加一个合适的标题。2、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二泉映月》,回答问题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xián xuān)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 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 ________________,在怀念__________________,在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旋律的升腾跌 (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它以势不可当(dāng dǎng)的力量,______________,抒发了 ________________。
( 1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________,________。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 ________,在怀念________,在思索________。随着旋律的升腾跌 (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它以势不可当(dāng dǎng)的力量,________,抒发了 ________。
( 2 )给文中带括号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上“√”。弦(xián xuān)________ 当(dāng dǎng)________
3、五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二)过期药品(3+2+3+4+1+4分)
【材料一】
①过期药品一般是指有效期内未被使用,存在潜在质量问题的药品。药品有效期应以药品包装说明上标明的使用期限为准。但有些药品虽然在有效期内,仍可能失去药效。如:需冷藏的没冷藏,该密封的没密封,极易导致药品变质失效。在近年来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且80%以上家庭没有定期清理的习惯,七成人家中都有过期药。
②过期失效的药品,虽有些在外观上用肉眼观察不到明显的变化,但内在的变化和所带来的伤害是难以预计的。不仅影响疗效(无效、减效),延误病情,且带来各种各样的伤害,比如易诱发过敏、刺激、疼痛、中毒。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对药品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随意丢弃过期药品容易造成被不法商贩重新包装重复销售、儿童捡拾引起药物中毒等严重后果。
【材料二】
药品 | 有效期与开封日期的关系 |
眼药水 | 开封时间超过1个月,建议将其视为过期药品.因为开封后的眼药水极易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被泪液及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建议开封后1个月内用完. |
瓶装口服液 | 开封后,在其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存2个月左右. |
拆零药品 | 有时侯,为了方便病人,药师会将某些药品拆零分包裝,这种零散药品建议最好在1个月之内用完,待别是一些急救药品。 |
胰岛素 | 开封之前放冰箱冷藏,一旦开封启用,放室温下不超过1个月。 |
【材料三】给废弃药物办葬礼
为废弃药物办个葬礼,这是一个简单而意义重大的仪式。它可以将过期药物对他人及环境造成的风险降到最小,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爱的仪式。
①药品过期既影响疗效,又可能对人体带来各种伤害。
②胰岛索在有效期内失效,一定是因为开封后放室温下超过一个月。
③药品在包装说明的使用期限内不可能失去药效。
( 2 )从下列句子中选择一句作为开头,与【材料二】表格内容组合成“先概括后举例”的一段话,最合适的一句是( )A把藏好的混合物扔进不可回收垃圾桶,并为药物的亡灵祈祷。
B加点水泡一泡(胶囊和缓释片先弄碎),泡到药片完全散架。
C把做好的倒胃口的混合物封装在不透明的瓶子或袋子里,保证它不会露出来,如果用药瓶装,最好把药瓶藏在一个不相关的容器里。
( 4 )【材料三】中“给废弃药物办个葬礼”实际上指的是________,这样说的好处是________。①他们撰写了一份“中国家庭备用药物保存情况”的研究报吿,【材料一】划线部分的调查数据属于研究报吿的(A.研究方法;B.资料整理)这一板块。________
②【材料一】划线部分的数据,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现象?结合几个材料,综合实践小组可以向大家提出怎样的建议?(至少写出两条建议)
现象:________。
建议: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