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小学语文试题: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为了情报安全,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伯诺德夫人知道,①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里的秘密就会_______(显露__暴露),秘密情报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宣告结束。她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她轻轻把蜡烛吹灭。

轻松的心情没有_______(持续 连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儿子杰克伸手端起烛台:“天真冷,我去抱些柴来生个火吧。”中尉一下夺回烛台:“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②孩子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抱回一捆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③烛光摇着,发出_______(微弱__细微)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④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 1 )找出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 2 )词句赏析,判断对错。

①句①中两个“秘密”的意思是相同的。

②句②中“厄运”是指法国要打败仗。

③句③属于环境描写,烘托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④句④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伯诺德夫人紧张、憎恨的心情和德军的凶恶。

(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子三人的具体行动。伯诺德夫人取出油灯吹灭蜡烛

大儿子________,________。

小女儿________,________。

( 4 )说说母子三人身上的优秀品质。

考点:

记叙文

答案:

( 1 )暴露;持续;微弱
( 2 )①错误;②错误;③正确;④正确
( 3 )【第1空】借口抱柴
【第2空】端起烛台
【第3空】推说睡觉
【第4空】拿走烛台
( 4 )镇定、勇敢、机智。

扩展学习

1、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内阅读。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 1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中的“如此”指的是________。
( 2 )鹅的叫声特点:________。狗的叫声特点:________。
( 3 )鹅的步态特点:________。鸭的步态特点:________。

2、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乡下一间(简朴 简陋 简单)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 倾听 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呜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在弹呢?”他正想着,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集中精力 全神贯注 津津有味)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纳闷 苦闷 思索),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 )当他下楼时( )不禁暗暗感叹道( )真努力啊( )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

( 1 )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 2 )找出描写优美钢琴声的句子。
( 3 )楼上滴水的原因是什么?
( 4 )在文中括号内选择一个正确的词
( 5 )本文的主人公应该是( )
A: 服务员
B: 旅客
C: 贝多芬
D: 作者
( 6 )你认为贝多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四年级下册 现代文阅读 | 查看答案解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藤七

很多植物都是春天开花,而藤七花却是在初冬怒放.当别的花草都凋谢的时候,藤七花反而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挂满藤上.A那一串串白色的小花,在风雪中昂着头,像是在向抽严寒挑战.藤七花不及牡丹美丽鲜艳,也比不上玫瑰妩媚,它在绿叶的衬托下,显行朴素、淡雅.你走近它的跟前,还能闻到一阵阵舒心的清香.

到了冬至,藤七花谢了,一个个小藤七冒了出来.B它们有的像好奇的男孩伸长了小脑袋,偷偷地看着这陌生的世界;有的却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树叶背后不肯出来……

藤七果生长的时候更加有趣。第一个果实长熟了,在它的头上就会长出第二个果实.第二个果实长大了,又会长出第三个果实.这样一个接一个地长到五六个时,就不再长了.C冬末初春的时候,藤七已经是“子孙满堂”了.

听人说,藤七果嫩的时候,根部有一种粘手的液体,不能摘,摘了第二年就不会再长藤七果了.藤七果老了,根部没有液体了,便可以摘下来.

那一个个灰泥色的藤七果,虽然没有令人心醉的香味,也没有使人赏心悦目的色彩,但它的作用却很大:把成熟的藤七果捶烂,敷在伤口上,可以去瘀止血,消肿镇痛;经常饮用藤七果泡制的药酒,可以舒筋活络,是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病的良药.

( 1 )藤七开花的时间________,藤七开花时的样子(用文中词概括)________,花和藤七果实的颜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 2 )第3自然段是围绕着第________句话写的.
( 3 )短文按藤七开花→生长→作用的顺序分为三段,应是( )
A: 1‖2‖3-5
B: 1‖2-3‖4-5
C: 1‖2-4‖5
( 4 )文中划线的三个句子是比喻句的是________.
( 5 )认真读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藤七果的作用很大:把________藤七果捶烂,敷在伤口上,可以________,________;经常饮用藤七果泡制的药酒,可以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的良药.

【经典名句欣赏】
【经典诗词推荐】
【精品诗词推荐】
作者名家
诗词分类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